<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學校質量好壞不能光看升學率 以后得看這10大指標

          首頁 > 

          地方

           > 重慶

           > 學校質量好壞不能光看...

          學校質量好壞不能光看升學率 以后得看這10大指標

          今后,評價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好壞,將不以升學率、學生考試成績作為唯一標準。記者從“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暨中英(重慶)學校自評文化與能力建設項目專題研討會”上獲悉,《重慶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質量標準(試行)》(下稱《標準》)出臺,將從學校工作和學生發展兩大板塊、10個方面來衡量學校育人質量。

          市教育評估院院長龔春燕介紹,通過對全市各區縣2000多所學校監測,將70%左右學校能達到的水平定為《標準》的基準值。初步構建了可測、可評的教育質量指標體系。

          評價學校將分4個等級

          一所學校教育質量好不好,將采用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來評價。優秀的學校,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能獨立思考、批判質疑、鉆研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良好的學校不以升學率、學科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推行等級評價。學生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學校才算合格。如果有較多學生無法掌握現有學習內容,這樣的學校不合格。

          同時,優秀的學校,學生能主動而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興趣特長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學生普遍存在厭學情緒的學校則不合格。

          不單以分數評價學生

          龔春燕介紹,通過對4年級和8年級的17萬學生、1萬多名教師、1000多校長調查顯示,和2010年相比,學生負擔減輕10%~20%,教育質量提高4%~5%。不過,調查同時顯示,一些學校也存在一些問題,對整個教育質量的認識還存在“唯分數化”,存在對音體美等學科的擠占,這樣的學校比那些沒有擠占音體美課程的學校,學生成績要差得多。

          “今后,對學生的評價將不再以分數來衡量,也將用等級來評定。”龔春燕說,下一步,中考也要進行學業水平考試,并制定學生等級評價標準。

          《標準》具體有哪些內容?為什么用這些指標來衡量教育質量?昨天,市教育評估院專家進行了解讀。

          重慶市義務教育學校教育質量標準

          學校工作

          1組織管理

          構建三方評價體系

          標準摘要:促進學生全面、個性、主動發展。構建學校評價體系,開展學校自評、社會評價和家長評價。師生對學校管理工作的滿意度、教職工對領導班子的認同度達到85%,社區和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達到80%。辦學有特色,師生對校園文化和辦學理念的認同度達到85%。

          專家解讀:《標準》強調以人為本,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同時,評價改革、辦學特色、校園文化等學校內涵發展方面的標準,強化素質教育。

          2德育工作

          配心理咨詢教師與場所

          標準摘要:各學科教學體現德育滲透、體現真善美的價值取向。有心理咨詢和輔導專兼職教師與場所。組建學校家長委員會并發揮作用。

          專家解讀:《標準》強調全程育人,體現在課程育德、活動育德、常規育德等方面。同時,強調全員育人,體現在班級建設、學生組織指導、心理輔導、弱勢群體幫扶等方面。

          3教師隊伍

          學生對教師認同達85%

          標準摘要:教師遵守《重慶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十不準”》規定。不組織學生進行有償家教。學生對教師的認同度達到85%,家長和社會對師德師風的認同度達到90%。

          專家解讀:《標準》強調師德師風,包括對待工作、對待學生、對待同事、對待家長和社會等方面。其次,強調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職業成就感、繼續教育、校本教研、課題研究等方面。

          4課程建設

          興趣小組和社團進課程

          標準摘要:開齊開足各類課程,允許有條件的學校積極探索課程內容與設置的整合。開發校本課程,每天1節課程輔助活動課,學生參加課程輔助活動覆蓋面達到100%。各類興趣小組和社團納入課程安排。保證學生每天體育鍛煉不少于1小時。保障音、體、美和綜合實踐課等課時,充分使用“六大功能室”,積極開展實踐大課堂活動。

          專家解讀:《標準》強調對校本課程的改革和建設,充分利用課程資源,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5課堂教學

          倡導討論式探究式教學

          標準摘要:倡導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能有效使用信息技術等教學手段,重視實驗課程,開發和利用多種教學資源。開展聽課、評課,校長及教學管理干部堅持上課,每學期聽評課40節以上,教師每學期聽評課20節以上。學生對課堂的滿意度達到85%。

          專家解讀:《標準》強調以生為本的教學改革,包括理念、目標、方式。同時,對校長和教學管理干部深入一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體現學校工作應以教學為中心。

          學生發展

          6學生品行

          提升孩子內外修養

          標準摘要:學生行為習慣良好規范,有良好的勞動、生活、禮儀、安全自護、衛生等習慣,養成自覺預習、上課認真聽講、主動發言、獨立完成作業等學習習慣。

          專家解讀:學生品行是德育實效性的體現,《標準》不僅強調提升學生理想信念、公民素養、人格品質等內在修養,還強調外在表現出的良好行為習慣。

          7學業水平

          實行綜合素質評價

          標準摘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獨立思考、批判質疑、鉆研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開展學校質量監測與評估,不以升學率、學科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和學生的唯一標準,全面實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推行等級評價。

          專家解讀:《標準》體現了對教學改革的引導,好的學業發展水平不只是當時的考試成績,而且能為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基礎。

          8身心健康

          體質健康合格率高于90%

          標準摘要:學生身高、體重、肺活量和身體運動能力等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體質健康合格率高于90%。開展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情緒調節能力強,自我效能感高。

          專家解讀:以促進學生形成健康體魄和良好心理適應能力為基本要求,突出學生身心成長的階段性特點,包括審美修養、情緒行為調控、人際溝通等。

          9興趣特長

          培養3類4項興趣愛好

          標準摘要:學生學習興趣指數小學達到0.81,初中達到0.70。在小學階段,培養2項體育運動愛好、1項藝術愛好和1項科技活動愛好;在中學階段,掌握2項體育運動技能、1項藝術特長、1項科技活動技能。

          專家解讀:《標準》提出了對學生個性化愛好特長的培養要求,并對中小學進行區別,小學要求有基礎性的愛好,中學則要求形成特長或技能。

          10學業負擔

          小學一二年級無書面作業

          標準摘要: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三至六年級每天課外書面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初中在1.5小時以內。采用自主性作業、口頭作業、實踐性作業等多種形式。學業負擔指數小學低于0.2,初中低于0.3。

          專家解讀:這是學生發展板塊中的一項特殊指標,承擔著規范辦學行為和教學行為、監控和扭轉應試傾向的任務。因為提高教育質量必須依靠提升教育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效率、效益,而不能靠野蠻地加大課業負擔。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