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 月 18 日下午,省教育廳副廳長蘇忠民一行 5 人到我校調研工作。
調研匯報會在機關九樓會議室舉行。校領導和部分中層領導干部與會。會議由副校長溫春陽主持。
校黨委書記鄭永奎代表學校致歡迎辭,對教育廳領導多年來的支持與幫助表示感謝,希望通過蘇副廳長一行的調研指導,推動學校更好更快發展。
隨后,溫春陽副校長以“落實高教強省戰略推進學校內涵發展”為題,作工作匯報。
溫副校長簡要介紹了我校發展現狀和落實高教強省戰略所做的主要工作。近年來,我校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需要,按照“改老、揚優、拓寬、扶新”的專業建設思路,優化專業結構布局,突出“地方性、應用型”;以落實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育標準為契機,全面推進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努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信得過、用得上、干得好”的卓越醫生;科研工程“超常規、有突破、強實力”,實施“科研跨越工程”,成效顯著,學科建設長足進步,產學研合作不斷深化;人才隊伍“增總量、調結構、提能力”,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按需引進人才,多渠道培養人才。
溫副校長重點匯報了我校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工作。我校通過系列改革,構建了具有“吉醫”特色的 SCAAP 人才培養模式:“S”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C”是“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的整合課程體系,“A”是“以自主學習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體系和“以能力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P”是“以個性發展為導向”的管理制度體系。
溫副校長還匯報了我校“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的初步設想。學校計劃,“十三五”期間,“實現一個目標”—— —強化內涵建設,實現學校中長期規劃第三步“協調發展、全面提升”戰略目標;筑牢“兩大工程”—— —“教學改革工程”和“科研攀登工程”;完善“三大平臺”—— —教育信息化平臺、實踐教學平臺和產學研合作平臺;優化“四類結構”—— —內部治理結構、人才培養層次類型結構、學科專業布局結構和師資隊伍結構。
溫副校長還匯報了我校“提高辦學層次”“改善臨床教學條件”存在的實際困難,期盼省廳領導和機關協調解決。
會后,蘇副廳長一行實地察看了校史館、生命科學館、臨床技能實驗室、院士工作站、高能微波實驗室和圖書館等。
之后,舉行座談會。
會上,省高等教育處處長宋輝、科研產業處副處長多曉蜜、教育科技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唐洪豐、張雁東,結合教育廳機關分管的工作,相繼提出要求。
蘇副廳長對我校“教育教學”“校園文化建設”“師生精神風貌”給予充分肯定。蘇副廳長對我校建設發展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一是深刻領會“高教強省”戰略精神,高度重視學科建設,認真分析教育部學科評估評價指標,提前準備參加評估,做強學科;二是凝練學科方向,著力引培高學歷教師,促進人才隊伍形成合力,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支持政策,落實“長白山學者”等高層次人才待遇;三是加強“兼職碩導培養”,為申碩做好準備;四是依托教育廳重點實驗室,加強科學研究;五是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立足國際視點,力促教師開拓視野;六是加快留學生工作進程,提高學校影響力和知名度;七是根據學校發展現狀,力所能及地加強校園信息化建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