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精確分類引導高校特色轉型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安徽省高等教育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安徽將出臺“一流學科專業與高水平大學建設五年行動計劃”,以六類定位引導高校特色轉型發展,逐步構建起“層層有重點、校校有特色”的安徽高校學科專業發展體系。
六類定位分別是:持續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高校建設一流學科;建設一批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專業;推動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深度轉變;建設一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和一流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一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和一批產教融合型專業;建設安徽開放大學。
在六類定位中,較引人關注的是,安徽將推動皖西學院、滁州學院、黃山學院等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高水平大學轉變,使一批應用型學科和一批專業居同類院校領先水平,部分學科和專業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記者了解到,安徽一些地方高校已經走在向應用型轉型的路上。比如,地處大別山區的皖西學院,利用當地獨特的生態資源,將石斛專業辦得有聲有色。
“對于一些起步早、發展快的應用型本科高校,我們將繼續推動它們向應用型深度轉變。”安徽省教育廳副廳長李和平表示。
在改革大潮中,像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這樣的老牌本科高校也擁有了自己的“發展導圖”。五年行動計劃提出,未來它們將成為安徽的特色高水平大學,若干學科專業達到國內一流水平,部分學科專業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比如,安徽農大的茶學科有70多年的歷史,在全國最早辦茶學專業,獲4項茶葉國際標準研究項目立項,扭轉了我國在茶葉國際標準方面沒有話語權的被動局面。
在行動計劃中,安徽省提出要建設一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和一批產教融合型專業。省政府將支持這類高校以服務產業發展和促進就業創業為目標,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抓手,重在提高師生服務一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不同的學校發展歷史不同、發展水平不一,因此不可一味追求高大全,要立足實際、凸顯特色、補齊短板,才能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改革的整體推進。”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程藝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