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牽頭、文化部等30余個國家部委和行業組織共同主辦,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文化局承辦,全國文化藝術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協辦的“2016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藝術專業技能賽項將于5月13-19日在北京舉辦。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我國目前專業覆蓋面最廣、參賽選手最多、社會影響最大的國家級職業院校技能賽事。藝術技能賽項自2013年列入大賽序列,今年是第四次舉辦,也是第二次在北京舉辦,影響力和覆蓋面不斷擴大。藝術賽項的舉辦對于進一步整合文化藝術行業、企業的專業優勢和特色資源,深入推進我國藝術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充分展示全國職業院校藝術專業教育教學成果,著力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的藝術技能賽項,經過立項、成立專家組、制定規程、選拔報名等幾個階段,馬上就要拉開帷幕。比賽以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為單位組隊參加,據統計,今年兩個賽項共有27支參賽隊的170余名選手報名,覆蓋了全國大部分地區。
比賽緊密圍繞“以展示技能為核心,以面向就業為導向、以促進教學為目標,以普惠公益為原則”的辦賽理念,今年藝術賽項主要特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繼續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比賽重要內容。近來習總書記對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反映了中央對文化建設的高度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藝術技能賽項選擇了優秀傳統文化中及其重要的兩項藝術表現形式——戲曲和民樂作為比賽項目,為肩負傳承和發展民族藝術的莘莘學子打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優質平臺,體現了政府辦賽的導向性意義。
二是賽項設計體現職業性和全面綜合素質。作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一個賽項,藝術專業技能比賽“戲曲”和“聲樂”的內容設計凸顯了體現職業性和全面綜合素質的辦賽理念,經專家組多次研究討論形成的比賽規則,區別于常見的專業文藝評獎樣式,在專業性和職業性兩方面力求全面考察。
例如,戲曲賽項在傳統比賽的“劇目表演”之外,專門設計了“基本功法”考察,且分值權重占到總分的40%,選手要在“唱、念、做、打”四門基本功上逐個展示自己的技藝,是對選手全面素質的考驗,也是對所在院校戲曲教學水平的全面檢驗。
高職聲樂表演賽項中,選手在歌曲演唱和視唱練耳之外,還要考察合唱排練。此環節要求選手須在一小時內獨立準備和編排一首曲目,之后組織現場合唱隊員完成15分鐘合唱排練,并進行現場答辯。評委觀測點涵蓋了音樂素養、課堂組織、語言表達、鋼琴伴奏、合唱指揮等多個方面。高職的學生即將走入社會,組織合唱排練是他們職業生涯中重要專業能力之一。通過這些比賽內容的設計,希望能夠促進藝術類復合型專業人才的培養和選拔。
三是以賽促教,專家深度參與。藝術技能賽項從賽項申報開始,就組成了以全國各地優秀專家為代表的專家組,負責賽項的設計和實施。在比賽階段,又組成了陣容強大的評委組。其中戲曲賽項的評委主任由中國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崔偉老師擔任,評委中包含了汪世瑜、杜鵬、張馨月、王洪玲、景雪變、金不換等京昆和地方戲名家。聲樂賽項的評委主任由沈陽音樂學院學院劉輝院長擔任,評委中包含了單秀榮、阮余群等聲樂名家,還包括了第四次擔任藝術賽項“視唱練耳”環節評委的資深專家趙易山老師。名家名師除了在評審環節開展工作之外,賽項執委會還專門在賽后安排了“專家點評會”,請部分評委針對大賽中選手的表現,結合本專業的現狀和發展,進行評述和講解,并與選手和指導教師進行現場交流。希望選手在取得好成績之外,更重要的是從這趟赴京參賽之行中,獲得更多的教益和收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