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京召開。在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作為集思廣益、共商國是的重要平臺,2016年兩會承載著更為獨特的意義。兩會期間,湖南師范大學師生通過報紙、網絡、電視、廣播、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多種形式,實時關注兩會動態,學習兩會精神,并展開熱議,暢談感想體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6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27萬人。在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升就業質量,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成為擺在我們高校學生工作者面前的新問題。一方面,我們應當引導畢業生樹立就業新觀念,積極在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穿針引線,鼓勵學生們深入基層,從事新興產業領域中具有挑戰性、創造性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們要鼓勵大學生們創新創業,夯實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發揮青年人創造性與能動性,去尋找經濟轉型的路徑和突破口,真正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真正培養素質全面的創新人才,真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不負國家、社會和萬千家庭寄予在我們肩上的沉甸使命。
旅游學院 楊安老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教育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無論是入學率還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都明顯提高,已經建立起了多層次、多類型的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人才。但是在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也存在教育的投入不足、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高等教育粗放式發展等問題,希望在十三五期間,黨和政府能著力解決好這些問題,使我國的教育事業能夠再上一個新臺階。我認為,要加大教育投入,著力解決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問題,提高教師待遇和教師職業準入門檻,同時,要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改革高等教育,在制度上保障學術自由。總之,要逐步消除阻礙教育事業發展的不合理的外部桎梏,讓教育事業按照自身規律發展。
新聞與傳播學院翁楊老師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結了2015年教育方面的成就,提出了2016年教育改革的要求:要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承載著國家的未來,從家庭到學校,從政府到社會,都要為孩子們的安全健康、成長成才擔起責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是黨和國家的要求,是人民的愿望,是每個公民的社會職責。作為一名高校基層教育工作者,應立足崗位,扎實工作,為發展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新聞與傳播學院 王云老師
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成就不言而喻,作為公民,我們也真切感受到了身發生的每一點變化:貪官少了,找政府辦事效率更高了,農村蓋起的新樓房也越來越多......作為旅管專業的學生,我密切關注國家對于旅游發展的政策。今年國家依舊重視旅游發展,大眾旅游時代即將到來。兩會中,政府提出的將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等措施,無疑將推動旅游業更好地發展。
旅游學院 陳同學
兩會是國家大事,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綠色是今年兩會的一個主題詞,環保一直都在說,可是霧霾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兩會提出的節能減排、適當控制用水量、合理規劃土地使用等方案,相信會給人民帶來舒心的生活環境。作為一個大學生,我眼中的兩會關注民生,關注大學生成才成長教育,兩會聚焦創新創業和教育事業,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歷史文化學院 徐同學
作為一名文學院的藝術生,我最關心文藝領域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使得文藝工作者的創造力被不斷激發,在這一年中使得我看到了許多發人深省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有的優秀作品。天價片酬逐漸降溫,文藝市場逐漸回歸理性和平和。一些低俗、媚俗的作品也得到了遏制,文藝評論員也敢于對不良的藝術作品、現象、思潮表明態度,讓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文學院 王同學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水資源污染、霧霾、重金屬污染等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在《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了綠色發展理念,可見綠色發展的重要性。我們不僅僅要發展經濟還要著眼未來,做到可持續發展。我認為,綠色發展需要有創新精神,改善經濟結構、促進綠色循環、推動農村現代化等都需要我們創新。實施綠色發展戰略是文明發展新路,旨在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
生命科學學院 李同學
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我國經濟能在面臨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的一年中依舊穩中有進的發展實屬不易。發展的不竭力量蘊藏在人民群眾之中,處于新時期的我們要繼續緊隨國家發展的步伐。作為商學院的學子,我時刻關注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向,將努力夯實專業知識。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一定會突破發展瓶頸,鑄造經濟新輝煌。
商學院 鄧同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