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很多單位招聘都將“有工作經驗”作為考核標準之一。為此,很多大學生都會利用寒暑假時間進行實習,增加相關工作經驗,為以后就業鋪路。筆者采訪發現,暑期剛開始,不少大學生已經在尋找實習工作,有的已經開始進行實習。那么,在校大學生應該如何選擇實習單位?在實習期間應該注意什么呢?
結合自身專業和興趣
在互聯網+的趨勢下,有很多應運而生的職業崗位供大學生選擇,例如學習平面或廣告設計的大學生,可以在設計網站平臺上找項目兼職;學習營銷的同學,可以在電商平臺上兼職運營或相關崗位等。這樣在實習的同時,可以讓自己所學理論知識更好的與實踐結合,為以后就業積累經驗。
某高校新聞專業的小龔,意識到自己只有理論知識肯定不行,所以她打算利用暑假進行專業實習。她說:“我對新聞很感興趣,以后也想在這方面發展,現在找實習目標。也是找報社、電視臺或者其他傳媒單位。”
從事多年銷售工作的林女士表示,大學生在選擇實習單位時,應盡量選擇與自己專業相匹配或者自己感興趣的崗位,這樣不僅可以學以致用,在工作中發現不足和學習,也能增加自己的職場經驗。
通過實習確定就業方向
在找工作的時候,很多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缺乏定位,對自己的就業方向也完全不清楚。實際上,從事什么職業往往要從選擇專業的時候開始,個人特點興趣和市場需求會作為選擇專業的基礎,但是每個專業都有不同的發展方向。通過實習,能辨別大學生對于一個工作是虛擬的幻想還是真實的喜歡,便于幫助進行職業方向的選擇,也可以在幾個實習體驗之后,選擇相對比較喜歡的職業崗位。對于大學生而言,期望值過高,缺乏正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定位,一直是他們無法順利就業的主觀障礙。而通過暑假實習,能使大學生在正確認清就業形勢,客觀地進行自我定位,合理地評價自身的素質和技能水平的基礎上,科學地選擇自身的就業崗位,適當地規劃自身的職業生涯。
從事人事工作多年的黃小姐建議,大學生在實習時要善于觀察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職責,結合自己喜歡、有就業意向的崗位深入了解,多和同事交流,聽他們對行業、職位的意見和看法,幫助自己確定就業方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