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首先是要過語言關,這是讓無數家長和同學心里最牽掛的問題。當你在國內的時候對語言關可能還有個清晰的概念,例如“語言關”代表著一定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績,或者一段時間的語言課程。但出國之后,這個所謂的“語言關”就變得十分抽象。無論你是直接過來以正式生身份直接上大學拿學位,還是先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語言預科,都會發現,真正的“語言關”好像說的不是在國內時講的那么回事兒。其實真正的語言關所指的就是完全適應國外的生活環境,可以利用自己的語言功底建立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不是簡單的托福或雅思成績。我有個學生到美國讀本科,在語言預科只上了三分之一的時候就考了托福,以96分的成績提前成為正式生。但后來深刻體會到,讀預科時老師的教育風格完全是以國際生為中心,而變成正式生之后,你的老師根本不會在乎你是不是美國人,他們上課的節奏和評分標準恒定不變,你只有適應的份兒。由此看來,托福或者雅思其實不能真正代表一個人的語言水平,只有靜下心來適應國外文化,踏踏實實提高語言能力,才能成功通過語言關。
那么如何學習英語,快速過語言關呢?其實學習英語根本沒有什么竅門。一定要勤奮。那種以為有了環境就順其自然能學好英文的想法是不適用于在非英語國家接受過長時間教育的留學生的,所以要想很快英文過關,首先態度上就要心甘情愿地去適應,要下決心自己來適應這個環境。盡量多交講英文的本地朋友。日常也要多看英文電視,在這個環境中,一定要能融入進去。眾所周知,語言環境很重要,在國外留學,如果多交朋友,多參加社會實踐,就會逐步縮短從聽懂到自如的運用語言、深入社會、了解文化之間的差異,在潛移默化的語言環境里慢慢提高。
學習英語心一定要穩,不能急于求成,留學生一開始語言不一定非要要求流利。只要能聽懂課,完成作業就好了。語言學習的過程是逐步的,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一開始在新的語言環境里上課聽不懂,那太正常了。剛開始時可以準備錄音設備錄制老師的講課,但是時間長了不是辦法,因為這個方法費時太多,不太可行,要逐步不去錄音、不去依靠器材,專心致志、全神貫注地聽,如果實在聽不懂就拿同學的筆記來比照。再加上學習小組的同學的幫助,很快英語就得到了提高。”
在國外,學習語言一定要自信,一定要愿意溝通,愿意投入。剛開始到國外,新環境的刺激,對學習語言非常有幫助。在這段時間里,留學生應該盡可能地遠離原來的中文環境。多找機會去用英文,不管是學校老師的授課還是課余的日常生活,盡量多聽、多讀、多看英文。
在學習的過程中既不要怕,產生畏難情緒也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在不斷用的過程中,逐步去改善自己的英文。要利用上課提問、演講的機會,表現自己,敢于說話,多和同學交流,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