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今年的“就業難”,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3屆畢業生俞舒倩心里一點也不慌。再過幾天,她就要結束試用期,成為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的正式員工。借助2012年暑期的“預就業”,她早早為自己落實了工作崗位。
近年來,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利用暑期推行“預就業工程”,讓不同年級的學生進入企業進行6至8周的實習實訓,增強他們的專業素養,培養“臨床工程師”,進而讓他們在就業中占得先機。截至7月底,上海工程大2013屆畢業生就業率97%,簽約率73%,其中40%是通過“預就業”提前找到工作崗位。
該校校長丁曉東說,要造就未來的卓越工程師,就要像培養臨床醫生一樣,引導學生進入企業一線,與企業專家共同診斷指導,讓學生成為具有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臨床工程師”。他介紹,全校有95%的教師參與推動“預就業工程”,目前有8000名學生在3000家企業實習,每15名學生就配備一位專業教師進行指導聯絡。
“預就業工程”納入了上海工程大的教學計劃。學校規定,在兩個理論學習期間,加入產學合作教育工作學期。學生在大學四年學習期間,通過學校推薦或自主應聘的方式進入企業定崗工作,累計3個工作學期,完成實習后獲得共計6個學分。“預就業工程”將畢業生就業試用期前移至大學生整個四年學習過程中,實習表現優異的學生有望被企業“預訂”,提前就業。
2012年5月,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預就業”招聘會上,紡織工程專業學生俞舒倩與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取得聯系,暑期進入監督所開展“預就業”實習,輔助進行檢測試驗,以良好的表現贏得了帶教老師的首肯。隨后,她與人事部門聯系應聘該單位,春節后開始實習,隨后正式簽訂了就業合同。“對我來說,‘預就業工程’是帶動個人發展的有效平臺,可以學到書本之外的知識,早一些上手工作,直接促成就業。”俞舒倩說。
上海工程大把“預就業工程”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的重要載體,貫穿于大學教育全過程。學校形成50人專業授課團隊,編著《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求職指導》作為教材,大一開設“預就業”產學合作理論課,大四開設就業指導課,其余年級開設8門職業生涯教育選修課,擴大職業生涯發展教育覆蓋面。
學校每年舉辦大型“預就業”市場和就業市場活動,今年的“預就業”市場活動吸引了260家企業參加,提供3000多個實習崗位和1000多個工作崗位。
該校還在600余家企業建立“預就業工程”基地,實現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無縫對接,為畢業生充分就業奠定了扎實基礎。“我們堅持以產學研戰略聯盟為平臺,學科鏈、專業鏈對接產業鏈的辦學模式,實踐環節不僅讓學生了解行業發展、制造業總體情況,而且幫助他們把課本的內容靈活運用,提前對接企業,使自身能力與企業需求相符合。四成學生直接通過‘預就業’實現就業,也足以說明社會認可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丁曉東說。
201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大一新生入學必備品清單全國專科院校名單專科生,你的出路在哪里?盤點月收入最高的十大高職高專專業熱門高校2013年高考招生各專業錄取計劃人數2013年高考十大管理學類高考熱門專業盤點2013年高考十大醫學類高考熱門專業盤點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