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德國慕尼黑大學:古老名校 活力依然

          首頁 > 

          留學

           > 德國

           > 德國慕尼黑大學:古老...

          德國慕尼黑大學:古老名校 活力依然

          一、德國慕尼黑大學簡介

          德國慕尼黑大學(全稱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 Maximilian Muenchen Unitversitaet)始建于1472年,是德國歷史最悠久,文化氣息最濃郁的大學之一。19世紀初,為了紀念學校的創始人H﹒路德維希大公和后來的馬克希米里安一世,這所學校改名為Ludovico Maximilianes,后來又將這個拉丁文的名字更改為德文的Ludwig-Maximilians Universitaet。從1472年始建至今,這所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了規模僅次于柏林自由大學,位居德國第二位的大學。

          慕尼黑大學在1997-1998學年度,學生已近70,000人,其中女生35,000人以上,超過半數,外國學生有5,000人左右,在六萬多名學生中,有51%分布在語言類文化和社會科學類的專業中。慕尼黑大學共有800名專職教授和2,500名其他教學科研人員。另有近11,000名非教學科研人員分布在行政管理部門、圖書館、醫院實驗室和校辦企業。慕尼黑大學每年用于發放教職員工工資、更新設備、修繕校舍等方面的費用約為12億馬克。

          大學的教學單位現分為20個學院,這些學院中又分為總共178個研究所,以及為醫學院實習用的診所。慕尼黑大學成就較高的學院主要有企業經濟學院、醫學院、法學院、社會學學院、物理學院和化學學院、林學院、獸醫學院等。

          慕尼黑大學圖書館始建于1573年,如今,除了位于校本部的中心圖書館外,還有分屬各研究所和各學院的分館共215個。中心圖書館的藏書多為基礎書籍、日常書籍和一定程度的專用圖書,達140萬種,加上各研究所的藏書,共為440萬冊,與巴伐利亞州圖書館藏書量相仿。圖書館藏書每年遞增約50,000冊。

          慕尼黑大學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她的藝術和人文學科研究。但她在機械和科學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如她的分子生物基因中心實驗室與慕尼黑技術大學聯合建立的加速器實驗室。此外,慕尼黑大學高水平研究的標志是其成員每年榮獲的多種獎金和獎勵,如德國研究協會的Gottfied-Wilbelm-Leibniz 獎和Koeber獎,迄今為止,慕尼黑大學教授中已有12人獲諾貝爾獎。

          二、學校機構設置及管理

          從十九世紀初起,慕尼黑大學逐步形成了民主管理的制度。幾經變遷,當前的機構設置及其職能如下:

          大學評議大會

          這是大學議事決策的權力機構,其成員由民主選舉產生。在最近一屆的與會代表中,教授代表為36人,其他學術人員代表為12人,學生代表為12人,非學術人員代表為6人。校長等校務領導委員會的5名成員也是評議大會的成員。評議大會的成員每兩年選舉一次,其中學生代表每一年選舉一次。

          評議大會的職能主要有:

          ★制訂和修改大學的法規和章程;

          ★選舉產生大學校長和副校長,組成校務領導委員會;

          ★聽取校務領導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評議會

          評議會是在評議大會休會期間所設的常務機構,其成員包括:教授代表12人,其他學術人員代表4人,非學術人員代表2人,各團體都按評議大會代表1/3的名額選出評議會成員。此外,校務領導委員會5名成員,也是評議會的成員,參加日常會議,

          評議會日常工作任務主要有:

          ★擬定大學法規和章程中需要修訂部分的修訂草案,供評議大會研究討論。

          ★決定教授聘請事宜。

          ★決定學術研究工作的重大項目。

          ★決定新的學科和考試規則等。

          各種人員在評議大會評議會中的比例,是根據巴伐利亞州《高等教育法》中規定的比例而設置的,教授多于其它人員的總和。即所謂“教授治校”。另一方面,讓學生參加學校的管理,學生的比例和其他學術人員相同,多于非學術人員大學的機構設置、課程安排、活動組織都傾聽學生的意見--這是“學生本位”制的體現。

          校務領導委員會

          慕尼黑大學設校長1人,副校長3人,均由評議大會選舉,校務領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1人,由校長任命,5人共同組成學校行政領導機構。

          校長的職能是領導校務委員會的工作,同時統籌、協調全校各個學院的教學科研工作。幾百年來,當選的校長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教授。學校校長不是純行政職務,只是“兼職”,任職期間仍不放棄教學和科研,從職位上“退休”后,還回到學院或研究所去繼續從事他的本行。

          學院組織

          學院的議事機構為“學科會議”,成員比例為:教授7人,其他學術人員2人,學生2人,非學術人員1人。

          學科會議由本學院學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該會議同時選舉院長和副院長。

          學院院長的基本任務是:

          ★統籌、協調各研究所要完成的本年度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任務。

          ★將各學科的先進經驗集中推廣,提高教學科研質量。

          ★組織各個學科的各級考試。

          ★搞好教師、科研人員的專業進修,造撥優秀人才充實教學科研隊伍。

          學生福利會

          這是一個負責對所有慕尼黑大學學生的福利進行籌劃和安排的機構。如維修建筑、管理宿舍和食堂、發放補助金等等。這是一個獨立的社團,其成員努力使他們的工作盡量不受學校行政部門的干擾。該機構初創于1918年。兩次世界大戰都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不少學生是依靠福利會提供的低價膳食、服裝以及勤工儉學的機會才度過難關的,由此,這一機構成為其他學校效仿的榜樣。直到如今,很多學生(三分之一左右)仍有賴于該機構提供的工作機會才能修完德國大學漫長的學業。

          三、產學研模式

          注意科研與教學并舉是慕尼黑大學的一個特點。在新形勢下,他們更為注重與企業界的密切結合,在探索產學研結合的過程中,慕尼黑大學建立了幾種不同的研究模式:

          一是高校與企業共同組成研究中心,前期的開發研究由高校承擔,后期的應用研究由企業承擔。

          二是以研究課題和項目為主、學校與幾個企業組成研究聯合體。

          三是高校與校外研究機構組成聯合體,聯合體設在大學內,所長同時在大學兼職,這種負責人的雙重身份十分有利于調動研究所和高校兩方的積極性,科研經費的使用也很靈活,有利于研究所對博士生的培養。

          四、教學改革

          1、學費改革。長期以來,德國的高等學校無償為學生提供教育機會,每個學生全年的費用高達13萬馬克,這對于學校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負擔;而且,對學生在校學習的年限限制不強,出現了學生賴在大學中數年不走的現象。在政府撥款遠遠不足,大學籌集經費困難的情況下,慕尼黑大學校方正在考慮是否向學生收取適度的學費,數量大約在2,000至4,000馬克之間。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減少在大學中滯留的學生數量;二是可以增加經費來源,并且,只要在收費的同時實行一些補救性的措施就不會把一些有才華而經濟拮據的學子拒之門外。

          2、廢院改系。慕尼黑大學主要吸取了美國大學的一些設置和作法,廢除了過去設置的幾大學院,在學院下面再設系、專業,提高各專業的地位。

          3、積極歡迎外國留學生。以前德國大學對待外國申請者是冷面孔的時候居多,學生不僅沒有獎學金,勤工儉學也只能偷偷做些粗活;而且,在德國大學拿到學位需要的時間太長,求學者往往知難而退。有鑒于此,慕尼黑大學積極落實德國政府于1996年5月出臺的鼓勵外國人赴德留學的新政策。雖然現階段外國學生數量不足學生總數的1/10,但在授予外國學生獎、助學金方面了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時也放寬了某些限制專業中外國學生的申請標準。

          4、突出專業,進行學科改革。近幾年,慕尼黑大學大刀闊斧地削減掉一些過時的專業,同時又以更大的積極性增加了一些新型專業,如:在數學學院中加大信息學和計算機科學的比重,在國民經濟學院中也加對一些當前經常現象研究的力度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