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快報》報道,《廣州市中小學發展策略研究與布點規劃》(2013-2020年,草案)日前公開征求公眾意見,11個區將新建多所中小學。規劃草案顯示,不僅越秀、荔灣、天河、海珠等老城區有一定的新建校區計劃,番禺、南沙等新區規劃新建中小學更是“遍地開花”。
從規劃中可以看出,此次廣州對于中小學教育的投入不小。基礎教育需要基礎設施,這么大力度的投入,必然會改善辦學條件,對于廣州的基礎教育將會是個極大的促進。近年來,由于廣州逐漸放開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學的政策,加上“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導致就學人口逐年增加,學位緊張,特別是優質學位緊缺。新的規劃,大幅度地增加學位,可以看作是以前辦學“欠債”的補償。
規劃在總體上描繪出廣州基礎教育的美好藍圖,但諸多細節仍然需要完善、細化。首先,應該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推動教育資源的均衡化。規劃主要是提升基礎教育硬件的措施,在硬件上趨向于均衡化。那么能不能抓住這個機遇,在“軟件”方面也促進教育資源均等化呢?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教育資源均等化的一個有益的經驗是師資在各校的定期輪換。此次廣州市新建、改建、擴建以及合并諸多學校,正是一個契機,能借這個機會,進行教師隊伍輪換的相關試驗呢?
其次,應該通過基礎設施的建設,促進學生德智體平衡發展。長期以來,教育教學中德智體不平衡的現象,明顯地折射在中小學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面。很多學校的基礎設施只能勉強滿足文化課教學的需要,體育課教學設施嚴重不足,上課只能是應付,學生課外活動也無處可去。這一現象在老城區尤為突出。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很多沒有運動場所的“麻雀”學校,由于受場地限制,學生缺乏運動,不僅體質羸弱,意志品質、團隊精神以及交往溝通能力都會出現問題。這顯然不符合社會的人才的需求。
教育的主要目標固然是“文明其精神”,但“野蠻其體魄”同樣重要。全面發展,尤其是“野蠻其體魄”,需要硬件支撐,否則就是空談。因此,我希望相關部門在規劃的完善和實施中,將這個問題突出地強調,新建學校標準要高,實施絕不能打折扣。而老城區的學校由于歷史原因,實施起來可能相對困難。但如果真正將這個問題當作一個問題,在思想上重視起來,這些困難還是可以克服的。(周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