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來,最受關注的教育熱詞,當屬“中考改革”——教育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首次在全國范圍內提出“體育成為中考必考項目”的要求,根據《指導意見》,中考的錄取計分科目將由語文、數學、外語加上體育4個科目構成,其他科目均稱為選考科目。
這一消息一經公布,在全國引起了不小轟動。但是浙江各個地市的學校和老師卻表示很“淡定”。體育考試成績納入中考計分,這在浙江并不陌生。
記者了解到,杭州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有了先行嘗試,對報考重點中學的學生進行5個體育項目的加測,之后到了1990年,杭州市全面推行了體育中考。20多年間,杭州中考體育考試也在不斷發展和變化。從最早允許考生考三次,到現如今的考兩次;從三個大類的12個項目,變為9項,最后減至如今的6項。不僅如此,杭州在中考體育考試中融入了當地體育特色,加入了游泳項目,主要是引導學生學會游泳這一技能,而考試的標準,也從最早的200米變成現在的100米。
在我省,不僅杭州在中考體育改革上“先行一步”,其他地市也早早地做起了頗具地方特色的“文章”。在振興中國足球的大背景下,溫州、臺州、衢州都將足球運球列入2016年體育中考自選項目,寧波、麗水也將在2017年的中考中加入足球項目。以溫州為例,中考足球項目設置有兩個選項——運球過桿和顛球,這對學生平時對足球運動的投入有著很高的要求。
而體育測試進中考所帶來的變化,有著豐富教研經驗的采荷中學體育老師雙建剛坦言變化明顯,“過去學生們忙于學習,無暇顧及鍛煉。這些年,體育不斷受到重視,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介紹,學校這些年來都會針對不同中考測試項目區別上課。目前,采荷中學學生的體育中考平均分直逼30分滿分。
對于這次教育部出臺的《指導意見》,杭州市教育局高教處處長邊宏認為,《指導意見》的發布,體現了國家對學生體育教育的重視在提高。他建議可以換個角度看這個問題,“素質教育講究全面發展,我們以往的教育中,德、智方面已經在成績中可以找到體現,而體育成績進中考,也可看做是一次學生體育成績的量化,你在初中階段的體育表現如何,就可以參考中考體育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作為體育進中考的先行者,對體育產業也帶來了連動效應——民營體育培訓班的應運而生。
省體育局青少處處長唐萬里告訴記者,針對一些體質較差、運動素質欠缺的學生,適當的參與青少年運動俱樂部以及一些社會體育培訓班是可取的。青少年課外體育培訓作為校園體育的補充,不僅有利于中考體育成績的提升,還有利于讓學生熱衷體育。不過,由于浙江實施體育考試進中考起步早,對于這次教育部的《指導意見》,唐萬里坦言應該不會對民營體育培訓有影響,特別是針對中考的體育培訓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