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擬高考英語不計入總分 滬考試院:明年高考科目不變
江蘇省傳出未來高考改革的“重磅”消息,英語科目將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第形式呈現,由高校錄取時自行確定生源的外語水平標準。從上海市教育考試院獲悉,至少明年本市的高考科目組仍將保持現有格局。
一年兩考更有利
此次江蘇醞釀的新高考方案,頗具亮點的是嘗試探索英語學科的“一年兩考”:成績不再計入總分,而是以等級制形式計入高考成績;各高校在錄取時將對英語等級自行提出要求。不過,即便是在江蘇省內,已有教育界人士提出,英語嘗試“一年兩考”,在操作上會遇到較大的困難——在時間安排上,有一考肯定會在6月的全國統一高考時間內舉行,但另一考的時間究竟放在何時是一個“艱難選擇”,且均會陷入有利有弊的境地。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由于是等第制,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一些考生為求多考幾分而參加第二次考試的“刷分”現象,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并不會增加學業負擔。
而在復旦附中副校長吳堅看來,給英語學科多一次高考的機會肯定是件好事,考生的機會更大了。特別是選擇6月之外的時段參加一次英語考試,那就更能集中精力應對統一高考時的其他科目。
高考改革先微調
外語教學歷來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有關外語科目在高考中的“進退”,都會被視作在為高考改革探路。比如,山東省教育廳公布的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方案,英語等外語聽力考試不再納入夏季高考統一考試內容。對此,正面的評價是此舉有望扭轉當前的全民英語現象,但質疑的聲音是取消聽力考試會更助長“啞巴英語”,不利于素質教育。
吳堅說,現有的高考模式有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只看各科的考分累加,誰總分高誰就占有錄取的優先權,看似公平,實則并不能真正測評出考生的具體學業狀況。現在有些地方從外語科目入手,對高考方案做些微調,逐漸采用等第制、多次考試等方式,這對推動高考改革都是有益的嘗試。
必須先改進教學
如果江蘇的方案得以實施,將來985高校可能會要求高考生的外語必須是A等,一般本科院校的非外語專業可能會要求B等,而高職高專的某些專業可能只要求考生達到C等就行。這會不會沖擊現有的外語教學質量?對此,浦東中學校長、英語高級教師倪瑞明說,在更趨開放的國際化社會里,外語已經不再是一門“學科”,而更多地回歸它的工具屬性,成為每一名高中畢業生應當具備的一種能力,所以,不用過于擔心英語不列入高考總分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需要討論的并不是高考科目中有沒有外語,而是外語考試如何更好地適應工具性教學的要求,不是簡單地背單詞、考語法,不是機械地圍著習題轉,而是要讓學生更好地聽說讀寫。
昨晚從市教育考試院獲悉,明年本市的高考科目仍保持平穩,沒有調整科目總分的考慮,但從2015年起,本市將實施調整完善后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屆時對高考的變動與影響,才是考生們需要密切關注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