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考生王超(化名)就跟媽媽張女士趕到中央財經大學,參加美國私立大學舊金山大學組織的高考直招選拔考試。原來,舊金山大學從去年5月就開始試行“高考成績+面試成績”新政策,學生無須再考雅思、托福及SAT(美國“高考”),但分數必須過所在地一本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承認中國高考成績,長期以來被國人強烈詬病的高考竟然獲得美國一流大學的認可,多少令人覺得有些意外。對此,舊金山大學校長保羅·菲茨杰拉德博士做了如是解釋:“ 高考是一個國際級別的檢驗學生學業水平和個人努力程度的指標——通過高考檢驗的學生質量非常好。”簡而言之,在這些外國高校看來,高考是對學生長時段所學知識的檢驗,能考察學生持續學習的能力,且更為公平和具有公信力。
去年,舊金山大學通過高考錄取了20名學生,一學年下來GPA(平均成績績點)達到3.5分(4分是滿分),其中8名學生超過3.8分。相比之下,美國本土學生GPA是3.2分,其他國際學生 GPA則在3.0分以下。這種超出校方預期的表現,也有力地證明了“高考直通車”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此外,據留學專家分析,這與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數量不斷增多密切相關。 根據美國國務院教育和文化事務局與美國國際教育研究所聯合發布的《2014美國開放門戶報告》的數據顯示,來自中國的學生已占美國所有國際學生的31%,穩居美國第一大生源國。在這樣的情形下,美國院校對中國學生的入學衡量標準有必要進行相應變通,以更好地服務和吸引中國學生。
簡而言之,部分美國高校認可高考成績,是市場化的現實需要(吸引中國學生)與科學性的結合。所謂科學性,是指認可高考的檢測方式有其合理性,高考作為中國國內最嚴格嚴謹的考試,除了具有極高公信力之外,還可以有效測試學生是否能夠精通一個指定的整體知識體系以及是否具備刻苦學習的品質等。基于此,留學專家判斷越來越多的美國高校接受中國高考成績將成為趨勢。
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目前接受中國高考成績的美國高校數量畢竟不多,大部分高校均處于觀望狀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國外高校認可高考成績僅僅是作為錄取評價指標之一而已,還要綜合考察其他因素才能錄取,僅憑高考成績,是遠遠不夠的。換而言之,這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國外大學的招生政策,尤其對于頂尖學校來說,即使未來可能認可高考成績,也只會將其作為門檻之一。
因此,我們對于美國大學認可高考成績,應當以平常心看待,切不可過度解讀。為美國人的“肯定”而欣喜若狂自然會貽笑大方,暴露出內心深處的某種情結。反過來,罔顧高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成分,認為美國人無非是為了賺錢而“戲耍”我們,百般嘲諷,堅持將高考批得一無是處,同樣也未免想多想歪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確審視美國大學對高考成績的認可,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看待高考,尤其是進一步明晰對現行高考合理性的認識,這對于當下的高考改革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因為, 改革絕不是簡單的推倒重來,關鍵在于如何立足自我合理揚棄。或許,這便是美國大學認可高考成績之事對我們的最大意義所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