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高校打造新型智庫 “咨政啟民”服務國家發展
如何將高校的智慧有效地對接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今天(11月15日),上海高校新型智庫建設工作推進會在復旦大學召開,市教委與上海社科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新華社上海分社等多家單位簽署了合作協議,并依托復旦大學授牌成立“中國高校智庫論壇秘書處”。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表示,上海市高校學科齊全、人才密集,應著力提升知識服務能力,充分發揮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咨政啟民”的作用。
從“高級戰略研究中心”到“上海高校智庫”
在會上了解到,上海市教委近年來大力推進高校主動對接和服務區域乃至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為積極對接國家“2011計劃”,2011年起上海實施了“上海高校知識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并設立了5個“高級戰略研究中心”,圍繞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亟需破解的問題開展研究,提供高層次的戰略咨詢服務。
2012年,上海又開始布局“一流學科建設計劃”,采用分類引導、分類培育、分類支持的方式,重點支持A、B兩類學科發展。
今年年初,第一輪“上海高校智庫”建設正式啟動,力圖打造一批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型智庫。與“高級戰略研究中心”相比,高校智庫研究的領域更為聚焦而深入。據悉,目前上海已經支持設立了13個高校智庫、5個培育智庫,第二批上海高校智庫的申報和建設工作也即將啟動。
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表示,當前改革正進入深水區,高校的智囊團應站出來,敢于擔當,主動為國家大業建言獻策。
“旋轉門”制度與智庫論壇全方位運作
為加緊高校智庫建設,本次推進會不僅授牌成立了“中國高校智庫論壇秘書處”,而且市教委還與上海社科院、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新華社上海分社、上海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等交換了高校新型智庫建設的合作協議。
據了解,本次推進會后,高校智庫將形成區域特色的“旋轉門”制度。市教委將有計劃地推薦智庫的核心專家到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掛職任職,并提供相應的經費支持和服務保障。同時,聘請有較高理論素養的黨政、企事業單位領導干部參與高校智庫的研究工作。通過多渠道的機制創新,形成政、產、學、研、用之間人才交叉流動的格局。
另一方面,剛成立的“中國高校智庫論壇”,依托復旦大學設立了“中國高校智庫論壇秘書處”,并借鑒博鰲亞洲論壇的辦會方式,開展一年一次“高峰論壇”,平均兩個月一次“中國高校智庫論壇戰略對話會”。
“智庫論壇將進行365天、360度全方位的運作,立足上海、服務國家、放眼世界,搭建成中國高校智庫交流、對話的平臺。”復旦大學副校長林尚立表示。
此外,高校智庫產生的論壇、論文、出版物、權威研究報告將統一進行發布,打造上海高校智庫與國內外高端智庫的交流對話平臺,增強智庫在相關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表示,上海市高校學科齊全、人才密集,應深入貫徹2011計劃和教育部高校新型智庫建設的總體要求,著力提升知識服務能力,充分發揮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咨政啟民”的作用,推進高校主動對接和服務區域乃至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