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為了找回健康的生活方式,又沖著異性“morningcall”的一絲曖昧,上海交大“起床協會”最近在網絡上暴紅。目前協會參與者已經達到2000多人,遍布各地大學。
“還郁悶每天睡掉大量學習時間只能含恨看學霸們早起去自習嗎?想結束每天睜眼只見日上三竿的悲催生活嗎?想從‘屌絲學渣’蛻變成眾人矚目的‘學霸大神’嗎?想讓妹紙(汗紙)喊你起床,給你送早餐嗎?……”今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12級船舶海洋與建筑工程學院學生蘇海鴻在社交網絡上發表日志,宣布成立上海交通大學起床協會,迅速得到大學生的響應,很快日志的瀏覽量就突破10萬大關,蘇海鴻連稱“沒想到”。
對于有心早起但難以擺脫溫暖被窩“糾纏”的學生會員,“起床協會”給出一個好對策:將男生女生隨機配對,每位男生會員在頭兩周都必須先喊女生起床,兩周之后男女生角色互換,由女生去喊男生。
在過去十多年的讀書生涯中,男女生交往都小心翼翼,忽然有個陌生的異性叫自己起床,大家都會有些激動。“起床協會”很快從“狼多肉少”的上海交大蔓延到一街之隔的華東師范大學,隨后快速擴散到復旦、同濟等高校。短短五個多月,會員已經遍及全國各地。
北京郵電大學的翁雪妍的早起時間設定為6:33分,時間一到,她的搭檔就準時打來電話。她在社交網絡上對她的搭檔大加贊揚,說異性“morningcall”的好處是“大清早聽到男銀聲秒秒鐘就清醒了”。
據介紹,協會負責人盡量把同一地區、作息時間相似的學生安排在一起。在倡導良好作息、培養健康的學習生活方式之外,許多學生是沖著結交異性的目的參加交大“床協”的,所以協會負責人在安排時還會考量雙方的年齡。如果結對雙方互有好感,可以詢問對方的名字,相約一起自習……“成為一對‘恩愛學霸’是我的夢想!”交大研二的陳同學在社交網絡上說。
復旦大學的張同學則對與他結對的華師大女生大加贊賞:“妹子不僅早上叫我起床,晚上的時候還會提醒我早睡,現在有了妹子的提示,從以前的熬夜,翹掉上午課,變成了早睡早起吃早餐的節奏,這是要逆轉成學霸的節奏啊。這個活動很有意義!”
雖然“起床協會”暴紅,但是協會創始人蘇海鴻自己卻沒有結對的“妹子”,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蘇海鴻才對記者透露,原來雖然以成立“起床協會”的方式立誓早起,但是蘇海鴻自己并沒能擺脫被子的“干擾”。他還是愿意睡睡懶覺,享受隨性一些的生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