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2017考研政治:史綱14分,絕對在這些線索里!

          首頁 > 

          考研

           > 2017考研政治:史...

          2017考研政治:史綱14分,絕對在這些線索里!

          現在進入考研復習的倒計時沖刺階段,政治應該是小伙伴們重點把握和復習的科目了。政治的知識點多而雜,我們需要用一些線索將這些知識點進行串聯。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政治史綱的重要知識點線索,幫你輕松搞定史綱部分的復習。

          時期 社會性質 主要矛盾 主要任務 近代史(1840-1949)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推翻反動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筑,變革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為建設富強民主的國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現代史(1949-至今) 社會主義革命(1949-1956)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1952) 新民主主義社會 人民大眾同國民黨殘余勢力、地主階級和帝國主義的矛盾。 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內,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 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53-1956) 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社會主義道路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 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至今) 初步探索時期(1956-1978)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中共八大: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社會主義現代化與改革開放新時期(1978-至今) 十一屆六中全會: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統一戰線線索

          名稱 階級 備注
          大革命時期:國民革命聯合戰線 工人、農民、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 大大推動了中國革命的步伐,勝利地推進了北伐戰爭
          土地革命時期:工農民主統一戰線 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 忽視了聯合民族資產階級
          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英美派大地主大資產階級 抗戰勝利的重要保障
          解放戰爭時期: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各民主黨派、開明紳士、其他愛國分子、少數民族問題和海外僑胞 在推翻蔣介石反動統治的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 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服務

          考研熱點:2017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匯總

          考研故事獨家視頻:師兄師姐談考研心路

          (五)中國革命問題

          1.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農民問題。

          2.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領導權問題。

          3.中國革命的首要問題:分清敵友。

          4.中國革命的根本問題:國家政權問題。

          5.中國革命的中心內容: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

          6.中國革命的實質:黨領導下的農民革命。

          7.中國革命戰爭實質:黨領導下的農民戰爭。

          7.認清和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認清國情。

          8.中國革命的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9.中國革命的對象:帝國主義(首要對象)、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

          10.中國革命的動力:無產階級(最基本動力)、農民階級(主力軍)、民族資產階級(兩面性)、城市小資產階級(勞動者)。

          (六)實現革命領導權問題

          1.實現領導權的基礎:工人階級對農民的領導。

          2.實現領導權必須具備兩個條件:(1)率領被領導者(同盟者)向著共同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2)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

          3.實現領導權的關鍵:建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廣泛的統一戰線。

          4.堅持領導權的基本策略:無產階級在同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時,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保持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獨立性,實行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

          5.保證領導權的堅強支柱:建立一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強大的革命武裝。

          6.實現領導權的根本保證:加強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

          (七)各個時期的富農問題

          富農是農村中的資產階級,中農是農村中的小資產階級,貧農是農村中的半無產階級,雇農是農村中的無產階級。

          1.土地革命時期:限制富農(毛澤東、鄧子恢)——“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王明)

          2.抗日戰爭時期:經濟上獎勵富農生產,政治上聯合富農。

          3.解放戰爭時期:一般不變動富農土地,對富農和地主有所區別(《五四指示》)——征收富農多余土地財產(《中國土地法大綱》)。

          4.新中國成立初期:保存富農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5.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限制富農剝削——消滅富農階級(農業合作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