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七年兩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
明確對候選人進行政治經濟和品行問題把關
記者1月3日了解證實,作為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的最高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啟動。
2016年12月30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在其官方網站掛出《中國科學院關于推薦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工作日程安排》等10余份文件,其中載明了2017年院士增選的時間表。
這是院士制度最新一次改革后,兩院迎來的第二次院士增選。
2015年,即院士制度大修后第一個增選年,兩院對外公布的院士增選細則均提到,僅保留“院士提名(包括院士組成的特別提名小組)”和“有關學術團體”兩個提名渠道,原有的“部門”推薦渠道被砍掉。這被認為是院士增選在“減少行政干預”改革方向上邁出的一步。
2017年的增選依然延續這一做法。根據公布的文件,候選人可單獨通過院士(包括院士組成的特別提名小組)或有關學術團體提名,但不受理個人申請。文件還提到,候選人獲得3位院士的提名方為有效,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于兩位。
2015年首次提及的“公務員和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候選人”的表述,今年也保留在了相關文件中: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原則上不作為候選人(軍隊系統參照執行)。文件還提到,候選人的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周歲,年齡超過65周歲的候選人,獲得6位院士提名方為有效,其中本學部院士應不少于4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針對候選人的資格審查方面,中國科學院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
根據最新修訂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在增選年即2017年4月,中科院將函請被推薦人所在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對被推薦人進行組織審核把關,“包括確認被推薦人基本信息,是否有正在調查的政治、經濟和品行問題,以及是否為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黨政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等”。
記者了解,《細則》是2016年12月5日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會議修訂的版本。《細則》稱,相關審核結果將上報學部主席團審議,由學部主席團確認后,方為院士有效候選人,之后再將有效候選人名單通告全體院士。
2015年增選中采用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2014年9月29日學部主席團會議修訂版),對此的表述還略顯籠統:“對被推薦人資格進行審查,將審查結果上報學部主席團審議。”
根據兩院對外公布的時間安排,2017年增選報送材料將在3月31日截止。中國工程院公布的文件還提到,在2017年6月的第1周,該院各學部第一輪評審,公布進入第二輪評審候選人名單并組織候選人材料公示。10月最后1周,各學部組織第二輪評審。再經全院全體應投票院士投票終選、主席團審議,確定當選院士名單。
2016年12月30日,中國工程院還對外掛出了《致全體院士的一封公開信》(以下稱《公開信》),號召全體院士共同把好院士“入口關”。
《公開信》提到:近年來,一直有關心工程院發展的各方面人士反映,有的部門和單位“包裝”院士候選人;有的候選人所在單位通過各種方式與院士“聯絡感情”;有的候選人想方設法“慰問”和“看望”院士,這些現象均有“助選”和“拉票”之嫌,也在廣大科技人員和群眾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
中國工程院黨組為此重申:全體院士要旗幟鮮明地抵制院士增選中的一切不當和違規行為,謝絕候選人及其所在單位帶有助選拉票嫌疑的各種拜訪、匯報等行為,不參加候選人及其所在單位帶有助選拉票嫌疑的一切會議、論壇等活動,不接受候選人及其所在單位贈送的任何禮品和禮金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設立的科學技術、工程科技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截至2015年12月,中科院院士總數777人,工程院院士總數852人。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