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東華大學為新生獻上別樣的“開學禮”

          首頁 > 

          地方

           > 上海

           > 東華大學為新生獻上別...

          東華大學為新生獻上別樣的“開學禮”

          東華大學為新生獻上別樣的“開學禮”

          9月13日, 5851名來自祖國各地的2014級本科生與研究生新生相繼報到注冊,加入東華的大家庭,開啟人生新的旅程。黨委書記朱民、校長徐明稚等校領導親臨迎新第一線,在新生報到處、慈善愛心屋、新生宿舍、地鐵站迎新點等處看望新生,親切慰問現場工作人員。

          一站式迎新讓學生省心、家長放心

          今年的迎新報到正趕上雨天,連綿不斷的陰雨給繁忙的迎新工作增加了難度。為了方便新生報到,學校各部門各司其職,全方位為新生報到提供便捷。在上海各鐵路站點、機場航站樓、地鐵站點,來自各學院的215名老生主動當起了起迎新志愿者,為新生提供接站服務,站好迎新第一崗。管理學院新疆籍學生小麗(化名)說,自己獨自一人坐了74個小時的硬座從家鄉來到上海,一出火車站看到學校的迎新牌和學長學姐熱情的笑臉,原本忐忑的心一下就安定了下來,“像找到了家的感覺,很溫暖。”

          校園里,學校在重要的交通路口都設置了醒目的導引指示牌,更有身披雨衣的工作人員為報到新生答疑解惑。清晨7點07分,來自內蒙古的信息學院新生郭同學就早早地來到松江校區新生報到大廳,成為今天第一個完成報到手續的新生,他興奮地說:“我昨天就已經到校了,今天起個大早來注冊,現在我是一名真真正正的東華人了!”像郭同學一樣趕早來報到的新生不在少數,各學院報到臺前,同學們井然有序地排隊等候注冊。

          在報到大廳門口,一塊“家長止步”的標語分外醒目,站在門口的工作人員耐心地向家長解釋,之所以鼓勵學生自己報到,在于學校希望他們從入學那一刻開始就學會獨立自主。家長們對這樣的舉措都表示理解與歡迎,來自青海的學生家長馬先生陪同孩子乘30多個小時的火車趕來報到,一路上對孩子日后獨自在上海的求學生活頗為擔憂,如今看著自己的孩子獨自一人輕輕松松完成了報到手續,他欣喜之余更感嘆道:“孩子上大學了是該獨立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我也相信我的孩子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

          在體育場的托運行李提取處,為了保證新生能夠及時拿到行李,學校的行李車一天要往來火車站和兩個校區好幾趟。為了趕在新生到來前分類整理好行李,這里的工作人員從10號就開始加班加點。一位姓胡的師傅說,自松江校區建成,他就一直負責行李的提取和分類工作,今年是他工作的最后一年,工作雖然辛苦,但他最為自豪的就是在他手上,從來沒有丟失或拿錯過一件學生行李。

          從新生接站、注冊報到到行李提取等各環節,像胡師傅這樣盡心盡責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比比皆是,他們全心全意的服務為新生迎新工作保駕護航。

          綠色通道讓寒門學子求學無后顧之憂

          延續讓每位家庭經濟困難生在東華求學沒有后顧之憂的資助理念,今年我校學生資助工作堅持多渠道宣傳,多舉措落實。在8?3云南魯甸地震發生后,學生資助中心老師和各學院輔導員更是第一時間聯系云南籍新生,給需要幫助的學生送去關懷和溫暖。

          今年的綠色通道更是早早地向2014級新生敞開了大門,學校除了在錄取通知書中發放了《高等學校學生自主政策簡介》《2014新生困難認定及貸款申請表格》等相關材料,更在易班平臺上開辟了綠色通道專區,關于新生資助貸款的相關文件以及填寫說明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學生處副處長嚴均老師告訴:“以往每年在新生報到當天,綠色通道填表、交表、認證等程序比較費時間,今年這些程序都在網上公布了詳盡指南,學生能夠早早地備好材料來報到,效率提高不少!”

          紡織學院新生小茹(化名)來自陜西,趕了一天一夜的火車來到上海。家里兄弟姊妹三人,兩個大學生和一個高中生,這一開學學費成了家里的老大難。今天拿著提早準備好的申請材料,她早早來到綠色通道辦理了緩交學費的相關手續,順利完成了注冊,還領到了學校為貧困生提供的愛心屋禮品券,興奮不已的她用券在慈善愛心屋買到了稱心如意的學習和生活用品。

          在慈善愛心屋,朱民、徐明稚等領導仔細詢問了今年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報到情況,親切慰問了來自新疆、山西、貴州、云南等地區的困難新生,并為同學們送上愛心大禮包。朱民書記對同學們說:“學習是第一位的,你們在這里生活上、經濟上的問題,學校一定會努力幫你們解決!”來自貴州的羅杰同學從徐明稚校長手中接過沉甸甸的愛心大禮包,用夾雜著鄉音的普通話說:“東華校園很漂亮,老師們很有愛,這里讓我覺得像家一樣溫暖,我會在四年的時間里努力學習!”

          截至9月13日下午5點,共有246名本科生和204名研究生順利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了入學報到手續,學校累計發放愛心物資8萬余元。

          創意+溫情,為新生獻上別樣的“開學禮”

          為了迎接新生的到來,各學院和部門為新生精心準備了“開學禮”。紡織學院精心準備了一本《大學四年成長導航手冊》,新生和家長人手一本。手冊中詳細羅列了每個學年每個月的專業學習重點和要求,以及根據歷年來學生不同階段成長特點制定的有針對性的成長計劃,不少新生和家長拿到這本手冊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

          管理學院130間新生寢室中,每個寢室都放上了一本嶄新的書籍,《科學管理原理》《西方管理思想史》等書籍內容涵蓋勵志、成長、心理健康教育、大學生涯規劃等多方面。在每本書的扉頁上,都能看到新生輔導員親筆寫下的真摯祝福——“離開了父母,就讓我們和身邊的同學相互依靠;離開了家鄉,就讓一本好書與我們相隨”“以書為師,以書為友,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管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葉曉燕告訴:“宿舍也可以書香滿溢,這份特殊的開學禮物正是為了讓書籍成為學生未來四年學習生活的陪伴者,多讀書,多好書。”葉老師還告訴,學院還鼓勵學生宿舍之間的書籍互換共享,在讀書中促進寢室書香文化的交流溝通。

          人文學院的新生禮物可以用“跨越半個世紀的對話”來形容,學院關工委的賀善侃、陳敬銓、丁霞萍等三位40后老教授,將為95后大學新生帶來主題為“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觀”“研究生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讓青春在黨旗下綻放”等多場別開生面的講座,與孩子們談理想、話人生、論學術、講黨性。

          東華“開學禮”不僅用心而且貼心。學校后勤保障部門早在暑期就根據學生空調安裝意愿回執,合理安排宿舍,為1150個新生宿舍安裝了空調。而今年為學生宿舍免費提供的書架更是讓不少新生倍感溫馨。在學校食堂,價廉物美的迎新套餐頗受新生和家長歡迎,菜肴不乏白灼基圍蝦、外婆紅燒肉等大菜。不少學生家長邊吃邊感嘆:“‘舌尖上的東華’名不虛傳,孩子在這里讀書生活真幸福!”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