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給孩子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寓意“壓住邪祟”。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大人們拼面子發壓歲錢,孩子們也開始比誰拿到的壓歲錢多。壓歲錢少則幾百,多則上千甚至上萬,這筆錢對于沒有任何經濟收入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因此,春節過后,“壓歲錢如何用”,成為家長們無法回避、必須面對的問題。
竊以為,“壓歲錢如何用”蘊含著家庭教育的良機,利用壓歲錢來加強對孩子們的教育,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首先,要向孩子講清,壓歲錢雖然蘊含了長輩對孩子的深切關愛,包含了對孩子的美好祝福。但是,成千上萬的壓歲錢并不是孩子們的“私有財產”,它們與拜年禮相輔相成,很大程度上是父母支出后的一些“資金回籠”。因此,春節過后將壓歲錢上繳“家庫”不該有多少的別扭與不服氣。家長也可以說明,這些壓歲錢暫時收繳“家庫”,將來可以用在為孩子交學費,或者根據需求添置學習用品、購買課外讀物及益智玩具上。
其次,可以借此培養孩子的理財興趣。家長可以運用現代市場經濟的特點,指導孩子買紅利或保險,或者到銀行以孩子的名字開立一個活期賬戶,“放權”給孩子一定的支配自由,并借機教孩子一些理財小常識,讓他們知道在不能亂花錢的基礎上,如何能夠最大程度地積累財富,讓孩子明白積累的重要、投資的快樂。
此外,家長還可以利用壓歲錢來澆灌孩子內心善良、溫暖的愛的種子。比如,可以教育孩子利用壓歲錢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長輩購買節日禮物或生日禮物,以增加親情,培養孩子的孝心;還可以為貧困落后地區的小朋友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幫助失學少年兒童上學,開展一幫一活動等,培養孩子助人為樂的精神等等,以發揮壓歲錢的親情互動功能,對孩子們進行愛的教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