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華中師大馬敏:“引育并舉”規范高校人才流動

          首頁 > 

          高教

           > 華中師大馬敏:“引育...

          華中師大馬敏:“引育并舉”規范高校人才流動

          “引育并舉”規范高校人才流動——訪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馬敏

          如何規范高校人才隊伍流動是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馬敏今年兩會的提案之一,圍繞相關問題,記者采訪了馬敏。

          《中國社會科學報》:請您梳理一下目前我國高校高層次人才流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馬敏:近年來,高校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延攬精英,有力地帶動了高校師資隊伍整體水平的提升。但是,一些高校在引進高層次人才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高層次人才引進出現運動式傾向。各地政府和高校紛紛出臺各種名目的人才工程,造成了地區之間和高校之間的惡性競爭,用人成本大幅提高,也導致了高層次人才嚴重不均衡,嚴重影響高校良性發展。

          高層次人才引進形成盲目攀比。有些高校不顧實際需求,盲目引進人才。同時也有少數高層次人才利用政策差異鉆空子,不斷跳槽,重復享受不同地區和高校的人才優惠政策,致使經費大量流失。

          忽視了對校內潛力型人才培養。有些高校過度依賴引進校外高層次人才,忽視了對潛力型本校人才的培養和激勵。這不僅使高校本校人才發展受限,還會導致部分高校本校人才辭職或跳槽,從而出現高校人才新流失。

          《中國社會科學報》:針對上述高層次人才流動存在的問題,請您談談您的建議。

          馬敏:我建議,首先,加強頂層設計,規范各類人才引進計劃。建立高校高層次人才統籌機構;統一管理各類人才項目、基金和獎勵計劃;各高校適當精簡各類人才計劃。

          其次,理順人才秩序,完善人才引進管理機制。嚴格規范人事工作制度,禁止高校采取違規做法招攬和引進高層次人才;不鼓勵經濟發達地區高校從中西部、東北地區高校引進人才;完善人才稱號制度,不再固化各種人才頭銜和稱號;建立高層次人才流動補償機制。

          再次,科學設計薪酬,建立透明合理的工薪制度。探索推廣薪酬最高限額制度,合理設置工資“天花板”;建立適合高層次人才特點的人才評價標準;建立年薪制與績效工資相結合的透明、合理工薪制度,實現同崗同酬。

          此外,堅持“引育并舉”,調動校內校外兩個積極性。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和高層次本校人才平衡發展的機制;重視培養已有的潛力型本校人才,有系統、有計劃地培養一批本校中青年學術骨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