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協同促區域均衡。“大樹下面難長草。”人們常用這個說法,來比喻區域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資源的強大吸納作用,進而導致周邊“失血”而面臨發展困境。雖然是拿自然界里的現象來比喻復雜的社會現象,但好像很符合生活的經驗,有幾分道理。如此來看,河北省似乎不免有幾分郁悶。身處首都北京和天津兩大直轄市旁邊,水分和肥料似乎被它們“搶走”,自己想茁壯成長不容易,河北與京津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成了難題。
社會的運行無疑是復雜的,用自然現象來比喻雖然生動形象,但不免有失真和簡單化的一面。實際上,就區域發展不平衡而言,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發展的常態,既有同一區域內部各部分之間的不平衡,也有區域間的不平衡,而成因也很多,有自然稟賦方面的,也有發展基礎方面的。
與對待自然現象相比,我們對待區域發展失衡,不僅要做出鮮明的價值判斷,還要做出行為選擇,那就是千方百計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區域均衡發展。這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成為一項重大國家戰略的原因之一。當然,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均衡發展不是把走得快的拉回來,而是在社會經濟的新起點上,大家一起加速走,實現更好更快發展。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是全方位的,維度很多,而教育協同無疑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礎的維度之一,因為它既關乎“同在藍天下”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又是促進人力資源開發,進而為實現更好協同發展提供根本動力的重要前提。因而,應堅持京津冀協同發展教育優先原則。
就全國來看,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任務很艱巨,把包括教育協同在內的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國家戰略來推進,是在為全國性的區域均衡發展探路。目前,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從中央到三地的各級政府與社會各界都已經行動起來,各個領域特別是教育協同發展在扎實推進。我們期待京津冀在教育協同發展方面早日取得突破,積累可以復制借鑒的成功經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