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胞胎全家福
三胞胎告訴記者,多年來三人之間親密無間的相伴,使大家到了哪里都會對對方有一份牽掛。除了相互上的感情寄托,很多時候三人也會較勁。就在高考前,他們還相互向對方揚言,自己要考得比對方好。
一份大學錄取通知書,往往承載了一個家庭的喜悅和希望。而當三份大學錄取通知書“齊聚”一家的時候,又會怎樣呢?鴻明、鴻昌以及鴻晶是血濃于水的三胞胎,不久前,三人分別收到了來自三所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這份被放大成三倍的喜悅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什么?“三位一體”的他們又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
志在省外 都想考研
高考前,大姐鴻明,二哥鴻昌以及小妹鴻晶都就讀于廣州市的重點中學,分別是廣州第六中學,廣州第十六中學以及廣東省實驗中學。此前,由于電腦排位的緣故,三人都在市內比較普通的初中就讀。中考時,三人齊齊爆發,都以700多分的好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
今年7月份,三人一同收到了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其中明明留在了廣東,昌昌和晶晶則分別到了省外的武漢和西安求學。但是三人坦言,其實都很想到省外去。談及大學的目標,三人都表示“以后要考研”。可以為三人苦讀做見證的就是堆在客廳里的幾沓一米多高的復習資料。
三份錄取通知書帶給這個家庭的不僅僅是三倍的喜悅。爸爸許先生說,面對三份錄取通知書,自己是有喜有憂。喜的是三個孩子一下子都考上了好大學,憂的則是同時供三個孩子上大學給工薪階層的家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壓力。盡管如此,媽媽仍立下豪言:“既然他們有考研的志氣,我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支持他們。”
愛較勁:高考前都揚言要考得比對方好
媽媽談生育:失血達到四公斤
媽媽回憶道,1994年,三胞胎生產的過程讓一家人永生難忘。醫院一共發出了兩張病危通知單,而當三個孩子都出生后,她一共失血達四公斤,相當于將一個成年人身上所有的血都流光了。所幸,最后母子都平安。事后,許先生給三個孩子取名為“明、昌、晶”,他說:“一個日,兩個日,三個日,寄望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爸爸談教育:素質教育是重點
如何教育好三個孩子是許先生一直認真考慮的問題。他說,重心應該在素質教育上。從小學開始,他們要求孩子當天的事一定要當天完成(包括學校功課),晚上十時前一定要睡覺,初中時,更是早上五時三十分開始讀英語,做體能訓練。為了配合這些,他們晚上除了看新聞聯播,其他時間是不開電視的,家里干脆不買電腦。
手足談感情:到哪都有一份牽掛
明明告訴記者,多年來三人之間親密無間的相伴,使大家到了哪里都會對對方有一份牽掛。因為三個人在不同的高中,只要自己學校里有什么好的資料,都會第一時間分享給對方。
談及三人的“心有靈犀”,許先生回憶道,孩子四歲那年的年初二,其中兩個孩子發高燒了,夫婦倆急忙帶去醫院吊針,忙活了一晚上,剛回到家又發現另外一個孩子也發燒了,就馬上又送去醫院。除了相互上的感情寄托,很多時候三人也會較勁。就在高考前,三人還相互向對方揚言,自己要考得比對方好。
對話
三胞胎出奇一致
采訪中,記者設置了一個小環節:分別與三人交談,并向三人提出同樣的問題,最后看看三人分別都會給出怎樣的答案。
問:大學四年,在不同的大學念書,有沒有共同的目標?
答(三人):都準備讀研。
問:三個人從小到大,會不會有時兩個聯合起來對付另外一個?
明明:會!但是對付的對象經常變化,畢竟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笑)。
昌昌:她們兩個經常聯合起來欺負我!
晶晶:經常有。
問:請用一句話評價自己。
明明:渴望向上,愛笑,熱愛生活,比較體貼人,不會評價自己,請體諒。
昌昌:憤青!
晶晶:我是一個向上、膽小、隨和、陽光、好強的人。
問:有沒有最想做卻沒有做到的事情?
明明:到省外去讀書。
昌昌:跟自己喜歡的人表白。
晶晶:好多好多,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
問:平時打電腦游戲多嗎?覺得自己“宅”嗎?
明明:不多,不宅。
昌昌:不多,不宅。
晶晶:不多,不宅。(三人出奇地一致。)
問:最近有關注奧運會嗎?比較喜歡什么運動項目?
明明:有,我喜歡排球。
昌昌:沒有,喜歡籃球。
晶晶:有,跳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