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家長要擺正心態,表現為:平常心、平靜心、理解心、愛撫心、激勵心、信任心;尊重考生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復習方式、尊重學生的應對策略,只要學生是對的就可以。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安慰學生應對各種煩惱,如:記憶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場緊張;壓力和焦慮等。
家長要理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要對孩子有過高的的期待,寧愿低些也不要太高,過高的期望會造成家長心態的失衡,會給學生施加不當壓力。怒其不爭,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退縮逃避;責怪埋怨,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會使學生望而生畏;學習施壓,可能會使學生無所適從。
其次,在生活上,盡量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進入高三后,相信每個孩子都會盡最大努力去拼搏。孩子本身面臨的壓力就不小,回家家里還要面對緊張的氣氛,壓力可想而知。
家庭氛圍最好是溫馨和諧的,開開玩笑、講講笑話,吃飯時聊聊天,談些輕松和感興趣的話題。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心情舒暢、精神振奮,容易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減輕壓力。當孩子愿意與你溝通、交談時,父母才能從各個方面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
再次,在學習上,父母不要太在意孩子每次考試的成績。只要孩子盡力了,什么樣的結果都能接受。
父母都經歷過學生時代,體驗過失利時的挫敗和收獲時的欣喜。面對孩子,父母除了感同身受,更多的是對孩子的擔憂和關切。但這不能是對孩子不分緣由的責怪和寸步不離的看守。很多父母說起晚上的“陪讀”經歷都感覺“委屈”:明明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坐在旁邊也沒有對孩子指手畫腳,還能起到監督效果,怎么就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呢?換個角度,在孩子看來,“陪讀”是對其學習的干擾,更像變相監視。父母不妨在茶余飯后幫助孩子梳理一天學到的知識,與其分享學習成果。
最后,學習上我們可能幫不了孩子太多,但是志愿填報我們可發揮的空間不小。從現在開始家長就要留意各類報考政策信息,志愿填報信息,提前做好收集工作,到時才會做到心中有數,不會慌了陣腳。幫助孩子在高考后填一份滿意的志愿。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