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考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知識點小結:注意(一)

          首頁 > 

          考研

           > 考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考研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知識點小結:注意(一)

          一、Stroot效應

          視覺選擇性注意,研究者進行過大量的研究。Stroop效應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視覺任務。該效應是指,當詞的印刷顏色與詞的意義相沖突,而任務是命名印刷顏色時,被試的反應要慢。

          Stroop(1935)最早證明了這種效應。他發現,人們命名100個沖突詞的墨水顏色,平均要花110稱的時間。相比之下,命名100個實心彩色正方形的墨水顏色,平均只需63秒。二者之間47秒的差異代表Stroop干擾量或Stroop效應量。

          同年青人相比,老年人有較大的Stroop干擾效應。

          Stroop干擾量已經被用作估計抑制系統效能的一種指標。干擾量越大,抑制效能越低。

          二、自動加工與控制加工

          自動加工主要用在容易的、涉及高度熟悉項目的任務中;

          控制加工主要用在困難的或涉及不熟悉項目的任務中;

          在選擇性注意任務中,當任務容易時,人傾向于使用自動加工。練習和自動加工有著密切的關系。經過大量練習的任務傾向于主要要求自動加工,而練習得不夠的任務主要要求控制加工。

          三、特征整合理論

          特征整合理論把加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動地對特征進行登記。即在分散注意階段,人自動地加工孤立的特征。無關項目較多時,被試的目標覺察速度,和刺激顯示中只包含3個項目,因此無關項目較少時的一樣快。結果說明,特征登記或編碼是自動的。這樣,在特征整合理論中,分散注意是相對低層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動加工。這種加工幾乎不需要努力,以至于我們甚至意識不到它的發生。

          第二個階段為集中注意,主要進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識別一個客體。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

          特征整合理論實質上認為,盡管特征登記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錯覺性結合是指特征的不恰當的結合。注意超負荷或人們分心時,特別是對注意的要求很高時,會出現這種情況。

          記憶依賴于注意。我們只能記住我們所注意到的東西。

          四、有關選擇性注意的早期理論

          Welford(1952)通過實驗證明,當相繼快速呈現兩個信號,而且被試必須對兩個信號都作快速反應時,被試對第二個刺激的反應時間,依賴于從第一個刺激開始呈現到第二個刺激開始呈現之間的時間差,即刺激呈現差異,簡稱SOA。同長SOA相比,當SOA非常短時,被試對第二個刺激的反應要慢。Welford將這種短SOA條件下,被試對第二個刺激反應的延遲,稱作心理不應期。

          早期的關于注意的實驗,所采用的流行的實驗范式是雙耳分聽。在這種范式中,主試通過耳機,向被試的兩耳同時呈現聽覺刺激。通常,到達兩耳的是不同的刺激。然后,要求被試完成一些任務。在分散注意實驗中,研究者要求被試同時注意兩個信息。然后,在選擇性注意實驗中,指導語告訴被試注意呈現給一只耳朵的信息,忽視同時呈現給另一只耳朵的其他信息。在實驗條件下,研究者可以向人的同一只耳朵呈現兩個聽覺刺激。這兩個刺激可以以不同的聲音出現,也可以相同的聲音出現。因為兩個聽覺刺激到達的是同一只耳朵,因此刺激的空間位置相同。此外研究者也可以向人的兩只耳朵呈現上述刺激。一些研究顯示,聲音之間物理的聲學差異和位置的物理分離,均有助于信息選擇,其中,最有效的線索是位置的物理分離。這些結果表明,聽者能夠選擇性地注意具備某些普通物理特征的刺激,同時能夠拒絕不具備這些特征的刺激。

          五、過濾器理論屬于早期選擇模型。

          在Broadbent看來,象通訊系統一樣,整個神經系統可以看成是一個信息傳速速度有限的單一通道。出于經濟考慮,在神經系統的容量有限部分之前,需要有一個選擇性的過濾器或者開關,這種開關保護系統避免超載,他只準許少量的被選擇的信息通過過濾器,所有其他信息則受到阻擋。此外,在選擇性的過濾器之前,有必要假設一個緩沖器。這種緩沖器是一個暫時的記憶存儲,未被選擇的信息能夠在其中短暫保留。過濾器理論屬于早期選擇模型。

          六、衰減作用模型

          Treisman假設,過濾器并不是像Broadbent所說的那樣,遵循全或無的操作原則,他指出,過濾器的作用不是阻擋所有不符合注意選擇標準的信息,而使衰減或減弱非注意通道的強度。該理論被稱為衰減作用模型。如果到來的信息不是全部被阻擋,那么與當前與其相一致的部分信息,或與個體相關的部分信息,都可能足以提高那些詞的激活,使之超越意識閾限。

          l 早期與晚期理論之爭

          為探討瓶頸在哪一位置,平行加工停止,系列加工開始,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這些實驗的基本邏輯是,如果非追隨耳中的信息能夠加工到較高的語義水平,那么,說明注意選擇發生在相對靠后的階段。

          考察追隨(注意)信息與非追隨(非注意)信息之間的關系,如何影響被試的追隨成績。他呈現給被試非注意耳中的詞,與追隨信息或者語義相關,或者有聯想關系,或者完全無關。結果發現,盡管被試不能記住呈現在非注意耳中的任何詞,但是,當注意耳與非注意耳中所呈現的詞有語義關系時,被試說出追隨詞所花的時間更長。這說明,非追隨耳中的詞得到了無意識的語義加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