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媒體:“專業不對口”不是什么大問題

          首頁 > 

          人才

           > 媒體:“專業不對口”...

          媒體:“專業不對口”不是什么大問題

          高考志愿填報在即,選擇何種專業才能為將來就業未雨綢繆?日前,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三成以上畢業生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對口,“職業期待不符”“迫于就業壓力”是畢業生選擇不對口工作的主因。

          自2009年首度發布大學生就業報告以來,麥可思研究院每年都會發布年度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此番調查稱“三成以上畢業生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其實并不新鮮,也不新奇。熟悉大學生就業狀況的人都知道,專業與職業不同,大學所學專業與個人就業并不完全吻合。所有畢業生都從事專業對口工作,既不符合就業市場的現實,也不符合大學生職業選擇的規律。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的事業成功與其所學的專業常常不相干。在各行各業里,都充滿了“并非故意而為之”的人,“世界第一女性首席執行官”卡莉·菲奧莉娜大學時修的是中世紀歷史和哲學,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修的是法律專業,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畢業于杭州師范學院外國語系,他們都拋開“專業不對口”的顧慮,所開創的事業與所學專業并不對口,但這并不妨礙其成就一番偉業。還有更多的人,可能連大學的門都沒有進過,沒有進行過專業訓練,更不存在“專業對口”之說,卻并不阻礙其成為行業精英或業界領袖。同理,生活中也隨處可見那些“被自己的專業所綁架的人”,他們一心想著去實現“專業對口”,卻苦于現實羈絆不得不降格以求,同時又不專心于眼前之事,并未享受到“專業對口”帶來的實惠和便利。實踐也一再證明,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從事工作與自身專業不對口的現狀逐漸為大學生群體所接受,專業對口的關注度遠遠低于薪資福利、個人發展空間、個人興趣等因素。

          當今世界瞬息萬變,拘泥于當下所學專業選擇未來的職業,注定會得不償失。任何學問、工作都沒有明顯的界限,專業不對口只意味著與學校所學專業不對口,不見得脫離了所謂的專業便一無所知。就業初期,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來說,重要的是全方位的鍛煉,不只是專業知識的實踐。倘若止步于大學知識,不注重持續學習,即便是專業對口也未必適應日新月異的行業發展需要。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大學教育更多的是培養一種思維方式和適應能力,每一名畢業生都應不斷自我更新,以成為“被崗位所需要的人”。

          我們當然希望職業規劃與填報志愿得當,希望能專業對口,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道路,任何時候,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萬不可深陷“專業對口”的桎梏。作為成熟的個體,考生應該為自己的專業選擇及人生發展負責,哪怕自我認知存在一定偏差,但只要“一步一步地往上走”,而不是“一看不好就放棄”,就不難找到合適的專業及院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