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首頁 > 

          高考

           > 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

          畢業季海量書籍走向廢品站:賣一麻袋書只能買一個麻袋

          臨近畢業季,各大校園中不斷進出的廢品車成為常見景象。畢業生收拾行囊離開校園,一箱箱用了多年的書成了“累贅”,不帶走就得就地處理,“白菜價”賣廢品成了多數學生不得已的選擇,也成為大學書籍最終的歸宿。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鄭州、新鄉多所高校發現,宿舍樓旁舊書回收的生意異常火爆,其背后是多年存在的隱性浪費。

          “賣一麻袋書的錢,只能買一個麻袋”

          “馬上畢業了,這些書對我來說用處不大了,還得找工作,租房子,帶這么多書不方便,郵寄回家太貴,直接賣掉最省事。”在鄭州某高校,一位剛賣完書的學生告訴記者,他最終以每斤4毛錢的價格,把定價1000多元的書10元賣給了收廢品的人。

          記者看到,這些堆積如山的書,不少還是新書,有些甚至還未拆封,再查看書后面的標價,有二三十元的,也有七八十元的,遠遠超過了回收的價格。有畢業生向記者開玩笑說:花了一麻袋的錢去上大學,買了一麻袋的書,最后畢業了,把書賣了,也只能買得起一個麻袋。

          “回收站一天收上千斤書籍是正常的事兒。”鄭州北大學城一位收舊書的商販告訴記者,每年畢業季是他們最繁忙的時期,畢業學生離校書籍帶不走,不少學生圖省事會選擇當廢品賣掉,基本是幾毛錢一斤。

          批量書本賤賣背后:教材重復利用率低

          “我們學校對新入學大學生購買教材是強制的,從大二開始是自愿訂購教材的,但是缺少二手書交易的渠道或平臺,不少學生還是只能訂購教材,而大量舊教材就進了廢品回收站。”鄭州北大學城一位學生說,“一想到下屆學弟學妹們開學還要購置同樣的新書,真覺得浪費。”

          采訪中,有不少學生表示,如果有合適的渠道可以將教材贈與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像我這幾百元買的考研資料以及我的考研筆記,當廢品賣掉讓人心疼,如果知道誰需要,我更愿意無償轉讓。”一位大四畢業生說。

          河南師范大學教師常慶波分析指出,很多考研、考博資料是很珍貴的,有些學生為了考取某所高校的碩士或者博士,會想盡辦法買到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甚至專門去想要考取的學校聽課,整理課件,所以把這些考研、考博資料賣掉實屬可惜。但實際情況中,很多學生反映,這些書籍資料沒有更好的渠道去找到再次需要的人。

          讓資源循環利用起來

          “合適的書籍只有走到合適的人手里,才能最大地發揮價值。”常慶波指出,避免書籍走向廢品站的關鍵,是讓書籍通過各種渠道再次被利用起來。除了部分學校探索的“循環利用”教材,還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各類方式讓書依然是一本書,而不是“紙垃圾”。

          外交學院學生李華(化名)畢業的時候在朋友圈發了一則廣告:“如果有小伙伴喜歡這些書,請與我聯系”,她還配上了這些圖書的照片,不到五分鐘,這些書都找到了“第二主人”。

          除了朋友圈,更多的網絡平臺成為書籍再次被利用起來的平臺,記者在網絡搜索發現,目前,很多圖書網站擁有“舊書回收”和“舊書銷售”項目,有些網站將回收過來的書進行分類,然后按照科目再次銷售。

          在河南師范大學有一個傳統,學校每年在畢業季會鼓勵學生向圖書館捐書,圖書館會根據書的稀缺程度、類別合理安放,成為圖書館的一部分。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學者劉剛表示,書籍不同于其他物品的地方在于承載了知識,知識不會因為使用過而貶值,在共享時代,畢業生想要賣掉的書籍是否也可以共享,是企業家們可以思考的問題,甚至也是校園創客可以思考的問題。

          劉剛說,學生會、社團聯合會等學生組織可以充分發揮作用,在學校的支持下通過鼓勵畢業生捐贈、低價銷售等回收書籍,以這些書為資源開展“共享圖書館”“共享書屋”等。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