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江蘇大學:英語課有了“思政味兒”

          首頁 > 

          大學

           > 江蘇大學:英語課有了...

          江蘇大學:英語課有了“思政味兒”

          江蘇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蔡珊珊的大學英語課堂上,經常出現“中國古代文明”“一帶一路”“創新創造”等詞語。“明朝是人類歷史上治理有序、社會穩定的最偉大的時代之一。在這一時期,由鄭和率領的船隊進行了7次大規模探險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半個多世紀。”在翻譯專題中,蔡珊珊的講解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大學英語課程潤物無聲地上出“思政味兒”,源于江蘇大學思政改革的積極探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僅是思政課教師、輔導員、學業導師的職責,更是全體教師的共同職責。”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說,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不僅要提升大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還應該幫助學生用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及核心價值,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

          其實,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本身的困惑并不少。“課堂中頻繁出現的中西方社會文化差異如何處理?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中,反復提及的‘思想性’落腳點在哪兒?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現實問題意識怎樣體現?用英文講好中國故事的前提是什么?”長期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外國語學院教師孔令璇說。

          面向全校除英語專業之外的所有專業本科生,江蘇大學大學英語課程包含了33門必修類、自主研學類和公共選修類相關課程。從2017年開始,外國語學院國際語言課程中心的21名骨干教師組成專門研討力量,分“聽說、讀、寫、譯”四條線充分挖掘各門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

          對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文化價值觀,研討小組充分開發大學英語思政教學資源,不僅從現有主干教材中挖掘出了蘊含豐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同時也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英文版、中國文化典籍英譯、西方傳媒報道與評論等中,補充融英語語言教學和思政教育于一體的語言教學素材。

          “教師要找到教學目標與思政教育之間的契合點,深挖主干教材與思政教育之間的互補點,完成課程既定教學目標的同時使得思政教育課堂效用最大化。”課堂上,英語教師朱小羽講述丘吉爾的著名演講《永不放棄》時,就圍繞“敬業”一詞展開論證,而“敬業”正是24字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

          外國語學院院長助理吳鵬說,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的重點是“無縫對接”與“潤物無聲”,避免純粹的口頭說教,而要在常規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

          目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改革已經通過學院、學校兩次公開課觀摩,即將在全校層面全面鋪開,并面向江蘇省推出省內公開課。袁壽其說,通過這樣的思政課程改革,“要讓大學英語課程開到哪里,思政教育就走到哪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