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2019年考研擇校,需要了解的6個數字!

          首頁 > 

          考研

           > 2019年考研擇校,...

          2019年考研擇校,需要了解的6個數字!

            有關考研院校高性價比的院校考研小伙伴們知道多少呢?快來跟查字典新聞網了解一下這些低調有內涵的高校吧!

            考研院校選擇一直是熱門話題,從北上廣到“211”“985”“中央部屬大學”等等,全國兩千多所高校被分為多種層次,很多考生都是奔著名頭去的。

            下面為大家普及一下比較熱門的高校層次:

            1.“34所”

            “34 所”即在招收碩士研究生的過程中可以自主劃定復試分數線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簡稱“34所”。

            國家出臺這個政策的目的是給予這些大學在招生的時候有更多的優勢,能夠讓學校在選擇人才的時候有更大的自主權。學校按照報考本身學校考生的情況和計劃招生的人數來確定分數線,學校確定后上報教育部存案就可以了。

            “34所”自主劃線的學校的分數線基本上都會高于國家線,也不排除有個別學校個別專業會低于國家線。

            具體院校有:

            北京: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

            天津: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遼寧:大連理工大學,東北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

            湖北: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湖南大學、中南大學

            廣東: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

            陜西: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

            其他省份: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

            2.“985”

            1998 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上的講話中提出中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為此,教育部決定開始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高等教育建設工程,并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100周年校慶的講話時間(1998年5月)命名為:“985工程”。

            目前“985”高校有39所,其中34所是上文中的“34所”自劃線高校,這就意味著“985工程”高校中有5所并非自主劃線的高校,而是根據國家線來劃定其復試分數線。這也是考生需要引起注意的,因為自劃線一般都要遠高于國家線,“34所”的競爭更大一些,因此有不少考生既需要報考“985工程”高校又希望競爭沒有那么大,于是便會把目標瞄向這5所高校。

            這5所不太一樣的“985工程”高校是:中國海洋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3.“C9”

            九校聯盟(C9),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2009年10月啟動,聯盟成員包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9所高校。

            九校聯盟形式類似于美國常春藤聯盟、英國羅素大學集團、澳大利亞八校集團等,旨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領域加強合作與交流,優勢互補。聯盟成立后展開了多項實質性活動,如互派交換生、開展暑期夏令營等。

            分別為: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211”

            “211” 的含義是“21世紀的100所重點大學”,將全國各地挑選出的約100個高等學校設立為重點高校,這些學校在資金中獲得優先對待。

            “211”誕生得比“985”要早一些,1990年開始醞釀,醞釀過程經過國家教委(教育部前身)、國務院、直至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的討論最終定型,1994年開始啟動預審,1996年確定第一批名單,2011年,“211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共有學校112所,不再新增學校。

            考生需要注意,“985”高校全部都是“211”高校。

            5.“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

            在“985”高校和“211”高校中間還有一些學校是“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這些高校的層次在“985”高校和一般的“211”高校之間。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高校從屬于“211工程”建設的學校但不屬于“985”工程建設的學校中選擇。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主要是在行業特色型大學的全國頂尖的優勢學科重點建設一批優勢學科創新平臺,以解決國家和行業發展急需的重點領域和重大需求,從而大力提高建設學科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學科群。

            6.“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

            即“一省一校”,是在沒有教育部直屬高校的14個省份,專項支持這些14個省區域內的辦學實力最強、辦學水平高、有省內地區優勢的高水平大學。

            從該工程根據內涵發展、提高質量、建設當地地區“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要求,明確建設目標,增強辦學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這些大學重點加強特色學科和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科學研究水平,增強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辦事的能力。

            是繼省部共建大學政策之后國家推動中西部省屬高校發展設立的兩大工程項目之一,即“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的一部分。

            這14所大學分別是河北大學、鄭州大學、南昌大學、云南大學、貴州大學、海南大學、青海大學、西藏大學、內蒙古大學、廣西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石河子大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