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已經進入了復試和調劑的階段,各高校也陸續發布了自己的調劑信息,這個階段本該是“搶破頭”爭調劑名額的時候,可據調查顯示,今年的調劑熱明顯大不如前。
究其原因,很多考生認為“自己的本科院校名氣不大,考研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學歷進名校”,所以自然不愿再次入讀一所普通的院校。說到底,不接受調劑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有“名校情結”,那關于名校,我們需要知道什么呢。
質量過硬VS壓力過大
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必然是有其過人之處,很多名校師資力量強、辦學條件好、能為考生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其無論是從“硬件”還是“軟件”來說都比普通院校高出好幾個檔次。
但與此相對應的是,考生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自我的學習能力,保持積極的研究精神,不是天天逛街打游戲就可以輕松度過的。如果你本身對所學的專業還是不很感興趣,僅僅是因為專業熱門而選擇走這條路,那么無論是復習,還是考上以后,都得有很強的抗壓力才行。
牌子很響VS實力很弱
記者在對部分畢業生的采訪調查中發現本科畢業生讀研動機中,有四成的學生考慮“學校牌子”。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在找工作的時候,一塊響亮的名校招牌能讓自己輕輕松松獲得好工作。
不得不承認,名校的招牌確實能讓你在遞出簡歷的那一刻很牛掰,但也僅僅是那一瞬間而已,但沒有哪個工作單位會僅憑你的名校畢業證而錄用你,就算能錄用,來日方長,如果你的工作能力很弱,在學校的時候也沒有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那想要在職場上順風順水恐怕也不太可能。
所以,有此等一勞永逸想法的考生一定要及時覺醒。
在小編看來,我們尊重這樣做的考生,希望他們無論接下來如何選擇都能出出于本心、慎重決定并全力以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