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海外高層次人才,怎樣留下?人才不僅要引進,更要留住。對于海歸而言,什么樣的扶持政策最具有吸引力?什么樣的保障和服務措施最貼心?什么樣的創新和創業模式能讓他們如魚得水?這些問題也正是各地政府、留創園和創新創業基地最關心的。
作為海歸回國的一座橋梁,留學人員創業園區(簡稱留創園)走過了17個年頭。這些年來,留創園的工作越來越多,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如何落實政策?
政策優惠是吸引人才的一大條件,但如何讓政策真正落實卻是一大難題。政策的落實首先基于政策本身的可行性。煙臺留創園主任柳陽認為,制定政策既要根據當地的財力和執行力,不能制定過高的標準,又要簡明扼要,讓人看得明白。
在政策可行的前提下,還需過程上的切實執行。西安留創園主任閆玲介紹了他們的做法:政策的制定與落實,要結合不同行業以及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需求,建立從初創到產業化全過程的政策體系及服務措施。
據大連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主任劉源波介紹,為了落實留創園服務海歸的政策,大連留創園通過“海創工程”設立了專項資金,通過資金扶持解決留學人員創業期間資金短缺的問題。
留英博士陳韋寧回國后,創立了睿芯科技有限公司,其項目通過了大連留創園“海創工程”的審核。如今,陳韋寧已獲得大連留創園200萬無償創業資金支持,另外,大連高新區創業投資公司為其投資了300萬元風險投資,這占了睿芯科技有限公司總股份的30%。除此之外,大連留創園還為陳韋寧提供了三年160平方米的辦公場地。從6月份獲得審批到現在,不足4個月的時間,他的公司已經成功成立并正式運行。
如何引進人才?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使得不少地方求賢若渴,但引進人才不能盲目。呼和浩特留創園主任王榮認為,引進人才需結合當地實際,考慮產業結構和資源特色,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呼和浩特留創園結合乳產業、光伏產業、電力產業等產業的發展需求進行引才。
劉源波建議,在接下來的引才工作中,不僅要有資金上的直接支持,還應引導社會配備相關資源、社會各界進行合作。他認為,一些歸國人才在選擇創業地點上存在誤區——只看重當地政府在資金上的支持,卻沒有考慮當地政策環境、產業環境和配套服務。
為了吸引海歸前來創業,大連留創園通過平臺服務、環境配套兩方面優化創業環境,提升當地的配套服務水平。
今年,博濤多媒體公司總經理李保便享受到了大連留創園提供的“動漫集群渲染平臺”帶來的好處。通過這個平臺提供的攝像機、錄音棚等設備,李保成功接到了一筆2500萬元的項目。
除了平臺服務,大連留創園還每月舉辦創業投資會議,為海歸和當地較為資深的企業家牽線搭橋。會上,只要項目獲得評審團的認可,海歸們便可擁有一名屬于自己的“創業導師”,這大大加快了初來乍到的海歸熟悉環境的速度。
柳陽則說,引進高端人才,可以與相關企業進行嫁接,為其提供好的平臺;人才回國后,可以帶領企業的技術團隊向更高水平發展。這樣的做法也便于留住人才。
如何留住人才?
引進人才后,不僅可以用待遇、事業留住人才,還可以用感情這張牌,在增加人才的歸屬感上下工夫。據桂林留創園副主任梁怡介紹,桂林留創園細化服務,除了日常的服務外,還會提前為人才想到他們回國創業可能面臨的問題,幫助解決。例如,有些海歸想買房,他們便為其推薦合適的樓盤,并陪同看房。
“他們很熱心也很耐心。”桂林安信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懷湘這樣評價桂林留創園。在留創園的幫助下,孫懷湘成功地在桂林購置房產。“公司創辦之初,他們協助我辦理各種手續;買房子時,他們耐心帶我選房;最近我要買車,他們又很熱心幫我推薦。讓我感覺很溫暖。”除此之外,為人才在人情世故上提供引導和建議也是桂林留創園細化服務的表現之一。
柳陽認為,不要將人才在一棵樹上綁死,不要強制他們做什么,而要尊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生活細節上關心人才也是用感情留人的好方法,正如柳陽提到的,周末時大家一起爬山,生日時為其發祝福短信,探親時為其準備特產等。(陳斯紅 王瓊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