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高考已經順利結束,莘莘學子又要面臨一項新的課題——填報志愿。這對于家長們和考生們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為幫助考生填報志愿,市高招辦制定了專門的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大高考填報志愿工作的宣傳咨詢力度,強化政策宣傳和政策解讀,包括開展“市區校”三級培訓,組織“高校開放日”、“走進直播間”等活動,積極做好考生的分類指導和服務,使考生明明白白填報志愿。從今天起,市高招辦將連續推出八期系列報道,全方位介紹填報志愿的有關政策和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考生在多年寒窗苦讀之后,實現升入理想高等學府深造的夢想,在新時代里揚帆起航!
填報志愿(一):填報之前想說的話
填報志愿沒有“標準答案”
志愿是考生的志向、愛好、個性、能力及家庭綜合情況等因素的綜合反映,不僅關系到考生能否被理想的院校或專業錄取,也關系到院校對國家所需人才的選拔與培養。
填報志愿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是考生與院校之間的一種“雙向選擇”:考生通過志愿表達自己的愿望,即向往何種院校、喜歡什么專業等;院校以考生的志愿為其錄取的重要依據,在眾多的報考者中擇優選拔合格的新生。考生的志愿也是招生部門在錄取中進行網上投檔的基本依據。因此,填報志愿十分重要,考生要在充分考慮國家需要及個人興趣、特長的基礎上,結合本人的綜合情況和高考分數,填報適切的院校。
今年,我市考生填報志愿繼續實行公布高考成績后填報志愿的方式。根據教育部和我市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精神,今年我市繼續推進本科高校錄取批次合并,普通本科合并為一個批次,分為A、B兩個階段進行。本科批次A階段為公辦本科院校及經批準在本階段錄取的院校,本科批次B階段為民辦本科院校和獨立學院。
填報時間要知曉
2018年,我市實行“兩次填報、兩次征詢”的志愿填報方式。填報工作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逾期不再補報。
普通類(文史類、理工類)考生分兩次分別填報本科、高職院校志愿,時間安排如下:
填報依據有哪些
市高招辦為考生填報志愿編印的參考叢書包括:《2018年高考志愿填報指南》、《2015年-2017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津錄取統計資料》、《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計劃》等資料。考生填報志愿的主要依據是經教育部安排下達、市高招辦匯總編輯的《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津招生計劃》(以下簡稱《招生計劃》)。為進一步做好考生服務,今年在印制紙質版招生計劃的同時,將發布電子版招生計劃,供考生查閱。
招生計劃按文史類、理工類、藝術類、體育類編制和公布。未經市高招辦公布的招生院校和計劃,一律不安排在津招生。志愿表中的院校名稱、專業名稱、院校代碼、專業代碼等內容,均以《招生計劃》公布的為準。招生計劃中院校名稱左側數字為該院校代碼(四位數字),右側數字為該院校各專業招生計劃數之和;專業名稱左側數字為該專業代碼(兩位數字),右側數字為該專業在津招生計劃數。招生計劃中院校所列專業學費標準由招生院校提供,僅供考生參考。收費標準以考生錄取通知書隨附的收費明細表為準。
在填報志愿前,考生及家長除了認真了解《招生計劃》外,還要認真查閱擬報考院校的《招生章程》,這也是考生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資料,其中包含了招生院校的錄取原則、面試和體檢要求等。目前,各招生院校已陸續發布了本校的《招生章程》,考生要及時登錄擬報考院校的相關網站進行查詢,市高招辦也將在匯總后及時發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