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海南2008年投1000萬元再建50所生態校園

          首頁 > 

          地方

           > 海南

           > 海南2008年投10...

          海南2008年投1000萬元再建50所生態校園

          海南定安定南中學創建“循環生態經濟學校”,把周邊的荒地變成了菜地、果園和養豬場。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瓜菜小基地、豬欄、雞圈、沼氣池……這生機勃勃的一幕正在海南省農村生態校園真實上演。2008年,海南省將用國家撥付的1000萬元專項資金在全省再建50所生態校園,這是記者5月28日從在海南省定安縣召開的全省“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現場會”上獲悉的。

          項目回顧:首批試點探索生態循環經濟新模式

          據介紹,針對農村中小學校園環境衛生較差、廁所排污、食堂等設施不完善的情況,2006年國家在海南省開展了“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試點工作,當年投入300萬元在海南省18個市縣42所學校進行了改造,目前所有項目共改造廁所580個蹲位、修建沼氣池1966立方米、食堂改灶130套,受益學生近3萬人。

          在試點過程中,許多市縣進行了校園“養殖—沼氣—種植”、“小食堂+養豬+沼氣+瓜菜小基地”等生態循環經濟模式的探索,在改善校園環境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價格低廉的新鮮蔬菜和蛋、肉,并大大節約了學校的電、氣開支,取得可觀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現場目擊:校園豬肥菜綠食堂宿舍都用沼氣

          在定安定南中學的種植小基地里,青椒、茄子、豆角、木瓜長勢喜人,豬欄里小豬仔正鬧哄哄地搶食,魚塘上的鴨子悠閑地游來游去,而母雞們則專心地在菜地里找蟲吃……書香校園透出一股不一樣的田園氣息。

          該校校長王舒敬告訴記者,學校用學生廁所和豬圈排泄物做原料建了2個沼氣池,日常沼氣約60立方米,現在學校食堂用的是沼氣灶,學生宿舍用的是沼氣燈,僅這一項學校每月就節省電、氣開支3000元左右。利用沼氣液、渣做肥料,學校還種植了1500多株橡膠、4000多株檳榔、200多株木瓜以及一些蔬菜,不僅滿足學校食堂需要,還有著更可觀的長期經濟效益。

          2008年計劃:投入1000萬再建50所生態校園

          據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支小紀介紹,今年國家給海南省撥付1000萬元進行“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試點項目,海南省將在全省18個市縣的50所寄宿制中小學改建學校廁所、興建沼氣池、進行食堂改灶,并增加生活污水凈化沼氣池工程的建設。他強調說,試點項目學校資金要專款專用,尤其要嚴格執行沼氣池建設、輸氣儲氣系統建設、沼氣灶具配置等有關建設標準,嚴防安全事故發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