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東北林業大學:改革考試評價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首頁 > 

          高教

           > 東北林業大學:改革考...

          東北林業大學:改革考試評價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給學習懈怠下一劑“猛藥”

          ——東北林業大學改革考試評價方式提升教學質量紀實

          從2012年開始,東北林業大學推行考試及評價改革,改變以往期末一考定成績的方式,變為全過程考核。考試方式的改變、考試內容的調整,直接改變了以往一考定音的評價格局。

          2014年東北林業大學的錄取分數又創新高,黑龍江省本科一批理工類錄取最低分數比省一本控制線高出了47分。這個變化是最近兩年學校以考試改革為突破口、深化教學綜合改革帶來的成果。

          從2012年開始,東北林業大學推行考試及評價改革,改變以往期末一考定成績的方式,變為全過程考核,并在此基礎上,圍繞教師、課程、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建設與改革。

          “之前我特意在東林的百度貼吧問了學校相關的情況,聽說學校正在進行考試評價改革,我才報了東林。我怕到了一個輕松的環境中,自己會變得懈怠。有了學校的督促,相信我的大學不會虛度。”材料化學專業2014級新生尹偉明說。

          改革考試形式——改變學生考前“突擊”習慣

          “能夠考上我們學校的孩子都很聰明,而這種聰明有時反會誤了學生。”東北林業大學副校長李斌說。

          李斌所說的這個“誤”就是指以往有些學生仗著小聰明,平時不用功,在期末考試之前突擊復習幾天也能達到及格成績。

          由于傳統考試內容、考試方式對學生不能形成學習壓力,只有少數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進了大學就真的可以放松了嗎?一次同大四學生的座談讓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李斌印象深刻。一名學生說,到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大學時光都荒廢了,雖然表面上各科成績都通過了,但仔細想想,真正學到的東西太少了,“畢竟,每次期末考試之前的突擊性記憶只是在應付考試”。

          為什么大學生在應該學習的時候卻放松了?能不能用一種外力,引導他們養成學習習慣?為了尋找這種“外力”,學校教務處開始了廣泛調研。既然考試是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的最直接方式,能不能用增加考試次數的方式,“逼迫”學生在每個階段都要“突擊復習”,復習的次數多了,學生自然會形成全過程學習的習慣,掌握的知識就會相對牢固了。

          2012年9月,經過反復醞釀的考試改革開始“試水”,當年有301門課程進行試點,增加了考試次數。學校規定,除期末考試和平時成績外,48學時以下的科目,要增加一次期中考試;48至80學時的,要增加兩次正式考試;80學時以上的則要增加3次考試。2013年9月,考試改革繼續推行,有624門課程實行了考試改革,占學期開課門數的58.4%。2014年,考試改革在學校全面推行。

          考試改革遭到了部分教師、學生的強烈反對——出題、批卷,教師的工作量加大,有些教師滿腹牢騷;學習、備考,學生的壓力陡然增加,學生們難以適應。有的學生甚至在微博上發起了“考試改革”的話題,對考試改革不斷吐槽。

          對學生的反對,學校還比較容易做工作,但對教師的反對卻是學校不能不考慮的問題,畢竟教師才是考試改革的最終執行者。如果他們不能真正理解考試改革、不能真正發揮主動性,考試次數的增加最終難免會流于形式。

          改革評價手段——綜合考核改變“唯成績論”

          對學生和教師中出現的反對考試改革的聲音怎么辦?學校經過深入研究后,決定從改革評價手段著手。學校出臺新規,明確教師可以靈活掌握考核方式,階段性考試的形式可以是一次試卷,也可以是一次小論文,甚至可以是一些讀書的心得體會。不論什么形式,只要能夠考查學生活學活用、理解掌握能力,達到讓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就可以。

          考試方式的改變、考試內容的調整,直接改變了以往一考定音的評價格局,從“唯成績論”變成了綜合考核。

          “毛皮學”是東北林大野生動物資源學院的一門特色專業課。改革后,教師對該門課的理論和實驗內容進行合理增減,尤其對占比重較大的毛皮標本鑒識部分的評價形式進行大幅調整。此前,這部分考核是要求學生上交一份毛皮標本識別檢索表,現在改成讓學生自選4種感興趣的標本,說明它們的物種、生境、行為等特點。

          “以往的考試死記硬背就能應付,現在可不行了,必須踏踏實實深入思考,才能取得好成績。”學生文理卓說。

          教授插花課程的園林學院教師賈軍讓學生上交插花作品作為考試內容。很多文科的教師用案例分析代替了試卷。文法學院的“社會學概論”課程,以學生上交小論文的形式培養學生的研究興趣,研究內容包含了食品安全、生態文明建設、社會工作、家庭暴力等幾十個社會關注的熱點。授課教師卞文忠說:“這樣的改革,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知識,更增強了他們的研究興趣,提高了分析問題的能力。”

          “考試改革和由此衍生的評價手段的改革,給學校帶來的最明顯變化體現在越來越濃的學習氣氛上。”學校圖書館副館長張鳳斌說。學校后勤服務總公司副總經理王艷東說:“剛剛開學,學生回寢的高峰就基本維持在晚上9點半左右,這是以往期末才會出現的情況。”

          雖然考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東北林大并沒有就此止步。校長楊傳平說,考試次數的增加只是目前最易實施的一種形式,今后學校會逐步把考試改革做深,會在適當的時候推行教考分離,讓考試的命題不是由任課教師完成,而是由外聘專家或試題庫出題。

          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學校出臺了津貼翻番的獎勵政策,由各學院針對實際情況,細化對教師獎金的分配方法,鼓勵教師探索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科學的學生學習評價模式。

          深化綜合改革——著力破解人才培養“密碼”

          考試改革只是東北林業大學教學綜合改革的一部分。進入“十二五”以來,學校圍繞教師、課程、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的建設與改革。

          2012年學校成立了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不斷加強基層教學組織的建設,通過開展名師面對面、名師大講堂、教師心理成長工作坊、教學專題研討、青年教師授課大賽等各類活動,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

          而在課程建設上,學校從2011年實施重點課程建設規劃,目前已立項246門重點課程,投入經費730多萬元。

          2014年學校全新修訂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大力削減學生畢業總學分,大力推進通識教育。目前,學校正在著手進行學分制改革的相關工作,推動科學可行的選課、學業預警、學分收費、本科生導師制等相關制度。

          2013年底,學校出臺新的本科生轉專業管理辦法,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規定凡是平均成績在專業排名前30%以上者,都有機會以校內考核方式申請轉專業,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予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權,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興趣和優勢,科學地進行職業規劃。

          東北林大黨委書記吳國春說:“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任重而道遠。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會一蹴而就,我們要按照中央改革決策部署,打好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這場攻堅戰,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質量而不懈努力。” (通訊員 宋東國 李洪峰 孟姝軼 記者 曹曦)

          《中國教育報》2014年10月18日第1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