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海南省教育廳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服務海南科學發展”為載體,堅持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加快海南省教育事業從規模擴張為主的外延發展,向更加關注質量的內涵發展上來,實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轉變。
為此,該廳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重點提出5項舉措:
一是大力加強教育扶貧(移民)工程。至2009年2月,海南省在陵水、保亭、瓊中等10個貧困市縣建設的10所主要用于接收教育扶貧(移民)的9年一貫制學校(即思源學校),將建成投入使用。工程建成后將新增18000個優質學位,全部用于各市縣列入教育扶貧(移民)對象的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
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注重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爭取培養800名省級骨干教師、8000名市縣級骨干教師,造就一批基礎教育名師;從2008年起,在海口城區和市縣縣城進行小學校長輪換試點;實施“對口幫扶”策略,增強受援學校的內涵發展能力。
三是做大做強一批中等職業學校。積極推行具有海南特色的海南職教集團“三段式”辦學模式,重點在規模發展和質量提升上有大的突破;進一步加快海南省16個縣級職教中心基礎設施和專業建設、12個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3個中等職業教育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和60萬人次的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繼續加強市縣職教中心建設,盡快建成覆蓋全縣的職業教育培訓網絡。
四是提高海南高校整體辦學實力。優化高校學科、專業結構,為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引導高校創建一批與海南省地域資源相結合的特色學科專業。
五是加大布局調整力度,做強優質基礎教育資源。以農墾中小學移交地方管理為契機,加大學校布局調整力度;未來5年內,重點建設8—10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力爭有2—3所學校進入全國示范高中行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