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職業教育合作與海南人力資源開發國際化研討會3日在此間舉行。海南省人社廳副廳長鄧光華表示,“希望了解德國的‘雙元制’重要經驗,共同探討在職業教育方面的合作。”
海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潘惠麗介紹說,“海南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數實現了大致相當,結構基本合理,并形成了有海南特色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即第一年在市縣職中就讀,第二年到省屬專業較強的職中學校學習,第三年到企業頂崗實習的模式。
據了解,2008-2010年海南各民族市縣共輸送6320名學生轉段學習實訓技能并實現就業。海南省政府2009年在全國率先實行免除農村職業學校涉農專業學生的學費和家庭困難學生的學費,并決定在2013年逐步實現免除中職在校生的學費。
德國漢堡市工商會國際合作部主任斯維博格(Ms.Schweeberg)女士介紹德國職業教育制度說: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制度是以“國家立法、協會監管、校企合作、師徒傳承”為原則、強調學生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的一種辦學制度。
“雙元制”指學生在學校接受基礎理論培養和在企業接受技能培訓相結合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學制通常為三年,分企業內部職業培訓和學校職業培訓兩種形式,分別依據職業培訓規章和教學大綱。學員每周在企業學習3-4天,在學校學習為1-2天,完全服務于企業的需求。
中德職業教育集團總經理高紅說,“在德國,適齡青年準備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時,首先必須向對應的企業報名,獲得具體職業位置,并向這個企業簽訂職業培訓合同,這時適齡青年身份為企業的學徒。成為企業學徒后,再尋找對口的職業學校,在職業學校入學就讀后,就成為職業學校的學生。”
“雙元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運行機制解決了培訓制度與就業制度的銜接,使大多數年輕人在正式就業之前掌握一門從業技能和知識。職業教育與就業間實現“直通”。
潘惠麗表示,“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理念,有助于解決當前海南職業教育面臨的困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