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教育廳:保護學生及其家庭隱私不接受請吃送禮
近日,因教育廳的一項“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家訪”一詞成為我省許多家長關注和熱議的焦點。有的家長甚至調侃稱久違的家訪突然到來,深感惶恐,不知如何迎接老師家訪,需不需要請吃送禮?
家長:老師家訪要不要請吃送禮?
“家訪,以前小時候老師來家里家訪,我都會幫著媽媽把家里的客廳打掃的干干凈凈,杯子刷了又刷,生怕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家長陳女士回憶起童年老師家訪時的情形忍不住笑了起來。她說,那時候一聽老師要家訪就緊張的不得了,爸爸媽媽也會備好一些糖果餅干、水果之類的東西歡迎老師。
“老師來家訪要不要請客送禮呀?該準備什么呢?”家長王先生有些緊張地說。他說,平時一直沒有機會請老師吃飯,感謝老師,現在老師要來家訪是不是應該好好的表示一下,拜托老師能多多關照自己的孩子呀。
在采訪中,不少家長都表示和王先生一樣困擾,稱以前都是電話家訪,現在突然要到家里來了,不知道該怎么接待老師。畢竟老師們也是對孩子關心才來家訪的,而且老師家訪都是下班后走了大老遠的路,總不能不表示表示吧?送禮的話送什么好呢?
老師:不必刻意準備只需配合就好
對于家訪一事,海口某小學六年級班主任王老師也有些手足無措。“一般有事就打電話和家長溝通或者讓家長來校面談。”王老師認為上門家訪,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很有壓力。王老師稱,家訪是班主任工作考核中的一項指標。她認為在通訊不發達的時候,老師上門家訪很有必要,可是現在通訊科技發達的今天,老師和家長、學生溝通的方式有很多種,電話、視頻都可以和家長進行溝通。
“和家長的溝通,我更傾向于朋友式的聊天,上門家訪感覺太官方和正式,而家長過于熱情也會令我覺得不太自在,我更不會接受家長請吃送禮。”對于一些家長是否該在老師家訪時請吃送禮的鼓勵,王老師建議家長只需要配合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就好,不需要刻意去準備,也不需要請吃送禮。
省教育廳表示,在“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中,中小學教師家訪以實地走訪為主要形式,班級家訪以班主任為主,其它科任教師都要參加,每人至少走訪5個家庭。省教育廳要求,教師家訪前要精心準備,切實增強家訪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家訪時,教師要與家長溝通情況,商討共同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對學生要以正面肯定、積極鼓勵為主。同時,做好家訪信息的保管工作,注意保護學生及其家庭隱私。
省教育廳:家訪不得接受請吃送禮
在中小學“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中,要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家庭,學習困難的學生家庭,留守兒童家庭(單親家庭),思想、學業上有重大變化的學生家庭,進城務工子女家庭,隨班就讀殘疾學生家庭,在此次實地走訪的基礎上,建立跟蹤回訪制度。達到家庭教育指導進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輔導進家庭。
家訪時,要讓學生知道教師家訪的目的和意義,家長知道學生在校學習表現情況.同時,教師要知道學生的家庭情況和成長環境,知道家長對孩子的希望和期盼。
省教育廳強調,教師在家訪時要堅持“六不準”。即不準要求家長安排車輛接送,不準借家訪名義向家長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準收受家長饋贈的錢、物,不準接受家長的吃請和報銷開支,不準參與家長組織的娛樂消費活動,不準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長謀取利益或以家訪名義進行有償家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