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海口部分小學生放學無人接 建筑工地成臨時游樂場

          首頁 > 

          地方

           > 海南

           > 海口部分小學生放學無...

          海口部分小學生放學無人接 建筑工地成臨時游樂場

          為緩解放學高峰期學校周邊交通擁堵的情況,海口部分小學推行分時段放學的辦法,然而,放學時間提前又導致很多家長無法及時到校接孩子回家。學生放學了,家長卻還沒來,這些孩子會在哪里度過“放學空窗期”?他們的安全又該如何保障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年輕父母成“遲到”主力軍

          4日下午4時,瓊山二小的校門口已聚集了近百名家長。但記者注意到,這些家長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面孔并不多見。

          “他爸爸媽媽都要上班,哪有時間來接孩子啊!”孫阿婆告訴記者,她平時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就“自告奮勇”每天接送孫子上下學。旁邊一位大爺也表示每天都會提前來等孩子放學,“我就怕來遲了,孩子一個人到處亂跑,太危險了。”

          4點10分左右,該校低年級學生陸續走出校門,等候多時的家長們接到自家的孩子便陸續離開。不一會兒,等在門口的,便由等孩子的家長換成了等家長的孩子。

          “媽媽她現在還在上班,要過一會兒才能來接我。”一名一年級的小女孩告訴記者,她每天放學后,都要在校門口等候半個多小時才能等到媽媽。旁邊的另一位小女孩也告訴記者,她同樣在等候還未下班的媽媽來接她,“我爸爸在三亞上班,我爺爺奶奶身體不好,他們都不能來接我,我只能讓我媽媽來接我了。”

          建筑工地成孩子臨時“游樂場”

          記者注意到,這些沒人接的孩子放學后,分散到校園內外的各個角落里。在瓊山二小靠近校門的兩棵大樹下,堆滿了五顏六色的書包,這些孩子有的趴在地上,認真地寫著作業,有的和小伙伴跳起了橡皮筋,有的則安靜地坐在一旁。

          一些耐不住性子的孩子則跑出了學校,游蕩在校門旁的零食攤間,左看看,右看看,打發著時間。一個胖胖的小男孩手里拿著飲料,嘴里叼著烤腸,“我在等我爸爸來接我,但等得我好無聊啊,就買點東西吃啦。”小男孩用力咬了一口手里的烤腸,樂呵呵地說道。

          在該校右側的一個建筑工地上,同樣聚集了不少孩子。記者注意到,這處建筑工地正在施工,工地周邊卻沒有設置任何防護遮擋措施。放了學的孩子們踩著滿地的碎石,互相追趕,儼然把這處工地當成了臨時“游樂場”。幾名小女孩正圍在工地中間的一個沙堆“建房子”,旁邊兩個小男孩則調皮地抓起一把沙,扔向對方,他們的頭上、衣服上落滿了沙粒。

          工地旁的一個高臺上也放了不少書包。令人擔憂的是,有些孩子直接爬上了距地三、四米高的欄桿上玩耍,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此外,記者還發現,學校旁邊云露里巷幾家小賣鋪前的幾臺游戲機,也吸引了不少孩子。

          “放學空窗期”孩子何去何從?

          針對部分孩子放學后,家長不能及時來接的問題,記者找到了該校分管德育工作的陳副校長。他表示,學校要求老師在放學時,將學生護送到校門口,有家長接的孩子則被接走,家長不能及時來接的孩子則被要求留在校園內的空地上等候,“我們也安排了兩名校警和值班領導負責照看這些孩子,盡量不讓他們跑出去。”

          留在校內的孩子的安全固然有了保障,但畢竟放學后,學校不能強制要求學生留在校內,所以仍有不少孩子游蕩在校外,而對于這些孩子的安全,又該如何保障呢?對此,不少熱心市民紛紛支招。

          “我聽說南京有小學推行了‘彈性放學制’,老師義務給那些家長不能來接的孩子提供服務,我覺得這個做法很好啊。”市民張先生提出。但對此,陳副校長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我們的老師在放學后,還有教研活動、備課等一系列任務,回家后可能一直要忙到七八點鐘,如果再延遲他們的下班時間,也不現實。”

          對此,市民朱先生表示認同,他覺得,犧牲老師的休息時間義務照管孩子的做法對老師“有點不太公平”,“其實,一個小區內如果有多名學生就讀同一所學校時,家長們可以輪班接送,每個家長每個星期只需抽出一天的時間,就可解決孩子無人來接的問題。”

          市民許小姐則認為,學校或學校附近的公共社區,可以在放學時段開放圖書室、體育場等場所,讓孩子有地方可以閱讀和玩耍,“每天放學后安安靜靜地站在那里等家長來接,別說是孩子了,就連我也會覺得無聊,只要孩子們有了可以玩耍和休息的好去處,就不怕他們放學后到處跑了。”

          此外,記者也了解到,為解決“放學空窗期”孩子無人照管的現象,不少地方也采取了各種措施。

          從2005年開始,武漢青山區在105個社區建立起社區“四點半學校”,開展一系列富有實效和吸引力的活動,由具有一技之長的居民來當孩子們的臨時興趣老師,為孩子們進行國際象棋、乒乓球、書法、繪畫及英語五門興趣課輔導。

          上海教育主管部門為解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放學后的安置問題,聯合不少社區街道,以政府購買服務、慈善公益等形式,為孩子們提供了部分安置場所,如社區圖書館、運動場館、游戲托管點等。而在不少地方,許多學校也正以組織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等方式,積極應對孩子們的“放學空窗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