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青島市普通中小學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實施方案》向社會公布,從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始,全市千余所普通中小學的120多萬名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是否過重,都要接受市教育局委托的第三方定期監測,這是青島市繼2013年上半年在全市中小學實施“節假日、課程、課時、作業、考試”五項內容全部在校園網上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后,率先全國再出中小學生課業減負新招。
據悉,青島市實施中小學課業負擔第三方電話隨訪監測,共涉及10項內容。即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學生睡眠時間、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學校節假日安排、學生考試負擔、學生作業量、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教輔資料情況、教師有償補習、陽光1小時體育鍛煉。其中,把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和陽光1小時體育鍛煉2項內容納入電話隨訪,可謂青島市的一大創新,這體現了教育行政部門綜合治理,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用意。
據了解,在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前,青島市已出臺一項減負措施,簡稱“五公開”,即全市中小學都要實施“節假日、課程、課時、作業、考試”五項內容全部在校園網上公開活動,同時要暢通舉報途徑,加大隨機督察力度,同時對舉報相關問題進行認真調查并嚴肅追究責任,切實規范中小學校辦學行為。
青島市委高校工委書記、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鄧云鋒告訴記者,全市進行的學生課業負擔委托第三方監測,調查對象為中小學生或其家長,這從根本上保證課業負擔評價的可信度。調查抽樣量大面廣,抽樣原則為隨機抽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區分度,確保了監測調查工作的科學性。選擇具有豐富的調查統計經驗的第三方,獨立開展監測調查,增強了調查結果的客觀性。調查結果向社會公告,每年開展一次,形成制度,有助于構建全社會齊抓共管、有效監督、形成合力的學生課業減負工作機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