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小學生活和幼兒園生活存在許多不同,但只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同時,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孩子也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的。所以,家長們不要太擔心,要著手做好幼升小入學準備工作,讓孩子順利入學。
幼兒園的孩子在家里,衣食住行,幾乎都有父母細心照顧,在父母照料下生活,孩子能獨立支配的活動和事情很少,獨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獨立學 習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都較差。為此,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在以后的時間里,要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1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小學每天早上7點40分上課。我們現在就要開始適當地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遵守學校作息制度,按時睡覺,按時起床,保證十小時左右 睡眠時間。指導孩子合理安排時間,有選擇、有節制地觀看有意義的電視節目,如新聞、動物世界、少兒節目、知識小品、智力競賽等,并要適當控制孩子觀看電視 的時間,督促孩子自覺遵守一天作息時間。
2 、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能力和習慣,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學會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讓他們學會自己起床睡覺,脫 穿衣服鞋襪,鋪床疊被;學會洗臉、漱口、刷牙、洗手、洗腳、自己大小便;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如小手絹、襪子、餐巾等;學會在活動、游戲前后,拿出或放回玩 具、圖書、其它用具等。
3 、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桌、書包、文具,按課程表準備好第二天需要的學習用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會削鉛筆,并能制作簡單的玩具等。
4、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上小學后,孩子每天要面臨不同的學科,帶回不同的作業任務。我們要為孩子準備一個活頁小本本,用以記錄每天 的專業,也便于家長檢查作業,家長與老師交流。為了幫助孩子樹立任務意識,家長現在可以每天布置一個任務給孩子,如疊衣服、倒垃圾等,看孩子的執行情況, 讓孩子從開始的被動接受任務過渡到主動完成任務,并在完成中知道:不是爸爸媽媽讓我做這件事,而是我長大了,我應該做這些事,幫助孩子樹立任務意識。另 外,還要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樹立規則和安全意識。如果我們平時帶孩子出去玩,要率先樹立榜樣,并提醒孩子遵守各種規則,如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上下樓梯靠 右行,玩運動器械要輪流等,幫助孩子養成習慣,提高遵守規則的能力。
5、培養孩子服務性勞動的能力: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會開、關門窗,掃地、抹桌椅;學會擺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等。在上學后會很快成為優秀的值日生,成為老師的好助手,班級的好干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