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前夕,在山東師范大學田家炳教育書院,校黨委書記商志曉和一群青年教師圍坐在教室里,開懷暢談,并為即將赴美進修的青年教師李登旺送行。
“學校領導聯系人才制度,實實在在地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心和學校貼得更近了。”李登旺是山東師范大學的青年教師,也是該校首批優秀青年骨干教師國際合作培養計劃的成員之一。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山東師范大學切實推進學校領導聯系人才制度,在本年度重點工作中加大人才工作項目的比例,進一步加強與優秀人才的溝通交流,讓人才強校工作更接地氣。學校領導入一線、訪師生,走進實驗室、教研室,“掏心窩子”、“拉家常”,切實解決他們教學科研管理中遇到的難題。
張磊和馬長樂是剛從美國引進的兩位生物學專家,來校后被雙雙聘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談起自己的經歷,他們說,在國外做研究期間,趙彥修校長多次聯系,盛情邀請,并對個人的專業發展和生活給予熱情支持和無微不至的關心。正是出于對學校和老師的眷顧,讓他們毅然回國來校工作。為讓人才來得開心、干得安心、留得舒心,該校對教師職稱評審進行改革,向優秀中青年人才和教書育人實績突出的教師傾斜。目前,全校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進一步優化,新的人才“高峰”正在逐漸形成。
“學校發展靠的是人才,必須用環境、事業和感情來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人才強校工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常態,勇于突破常規,大力營造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搭建人才快速成長的有力平臺,面向未來最大限度地凝聚現有優秀人才,吸引外來杰出人才,培養青年骨干人才,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學術中堅和學科領軍隊伍,為學校科學發展、創新發展積蓄強大力量。”商志曉說。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