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職業院校老師評職稱論文將不再是“硬杠杠”,技能水平、技術研發成果將成為職稱評定的砝碼。而且今后中職學校老師也有可能成為“教授”了。在9月29日召開的山東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上,關于職業教育的利好消息令人應接不暇,而其中重量級的利好則是對于職校教師的支持。
財政“買單”吸引業界精英進職校任教
職業教育的特點客觀要求建立靈活多元的教師供給機制。《實施意見》提出,職業院校教職工編制總額的80%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20%不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用于聘用專業兼職教師。而不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的專業兼職教師由學校自主招聘,并且對職業院校兼職教師“參照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平均薪酬水平確定財政經費撥付標準”,支持學校引進富有實踐經驗的優秀專業人才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教學、實訓、研發,讓更多業界精英走進學校,使學校成為各類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教授知識、傳承技能、研發創新的聚集地。
職業學校有了招聘教師自主權
據了解,以往傳統的職業院校教師招聘,幾乎完全參照招考公務員的方式和內容,學校參與度很小,客觀上導致“考進來的學校不需要、學校需要的進不來”,教師專業執教能力薄弱,嚴重影響辦學質量。為此,《實施意見》提出改革職業院校教師招聘制度,擴大學校用人自主權”,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教育以及其他有關主管部門的指導、監督下,由學校遵照有關規定面向社會公開自主招聘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的教師。專業教師招聘要以測試專業技能和執教能力為主,將專業工作經歷和職業資格作為基本條件,全面落實學校的招聘主體地位。
沒有教師資格證也可參加職業學校招聘
為吸引社會技術技能型人才到職業學校任教,《實施意見》提出,允許教學急需但沒有教師資格證的專業人才參加職業學校招聘,合格的先作為兼職教師使用,待取得教師資格證后再轉為正式教師,為缺乏教師資格證的專業技術人才進職校任教建立起“綠色通道”。
論文不再是職校教師職稱評審硬杠杠
作為重要導向,建立激勵機制,《實施意見》提出將出臺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價辦法,將教學實績、技能水平、技術研發成果等作為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的重要依據。鼓勵教師取得多個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和職業資格。
另外,從2013年起對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實行分類評審。到2014年將中職學校設立正高級教師職務,從此中職學校教師也完全有可能成為“教授”。
民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享同等待遇
當前民辦職業院校面臨的突出問題是教師穩定性問題。為此,《實施意見》提出,民辦職業院校教師在資格認定、職稱評聘、進修培訓、評先選優、課題申請、國際交流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受同等待遇。特別是提出在青島、濰坊、德州市開展非營利性民辦職業院校教師社會保障與公辦學校教師同樣待遇試點,將有效解決民辦職業院校教師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教書育人。
據山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山東省將用3年時間配足配齊職業院校教師,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并建立動態調整機制,2014年3月底前完成核編工作。2014年6月底前完成高職院校核編工作”,推動各地、各有關部門從2013年起用3年時間為職業院校配足配齊教師。(中國教育在線 孫春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