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北大教授稱中國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試機器 缺創造力

          首頁 > 

          地方

           > 北京

           > 北大教授稱中國教育把...

          北大教授稱中國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試機器 缺創造力

          據報道,中國12年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成考試機器,這個言論出自一位北京大學教授。日前,廣州舉行首期廣州教育大講壇,北京大學教授鄭也夫作為講壇主講人之一,分析了中國教育的現狀。

          鄭也夫把中國中等教育的現狀比作壓縮餅干,他說,“學生的天賦和能力參差不齊,教育機構的做法往往是上壓下提。即成績好的學生會被限制,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被逼迫去學習,出現了伺候分數的現象”。

          “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沒有一個在大陸受過中小學教育”,他甚至認為在中國受過12年中小學教育的人,即使進入哈佛耶魯等世界名校也不會獲諾貝爾獎,因為12年的中小學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沒有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只是一個考試機器”。

          鄭也夫列舉了德國的教育模式,認為其值得借鑒。德國采用三軌制,在小學四年后學生分流成三種不同的中學:主體中學,實科中學和文科中學,各占1/3。其中只有文科中學的學生才會走進大學,而主體中學和實科中學的學生都會進入職業學校。而德國的職業學校與大學沒有地位上的優劣之分。

          然而,鄭也夫也指出,中國要學習德國的分流模式還有很大障礙,首先是中國的職業教育辦得不好,與高等教育地位懸殊太大。其次全社會都存在學歷競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