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南京有份小學生"兒童權利公約":可對老師說不

          首頁 > 

          地方

           > 江蘇

           > 南京有份小學生"兒童...

          南京有份小學生"兒童權利公約":可對老師說不

          有權拒絕10遍以上的作業;課間休息的時間不被任何理由占用;遇到問題有向老師解釋的權利……這些都是南京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匯文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內容,直面“拖堂”“罰寫”等敏感話題。知道國家教育部要改《中小學生守則》了,學校的家長們建議,可以參考這份孩子們自己想出來的“兒童公約”。

          1200名小學生訂出八條“公約”

          2013年5月,南京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1200多名小學生參與投票,選出了他們認為最該給孩子們的八項權利,訂出《匯文兒童權利公約》:

          1、健康比成功更重要;

          2、生命第一,財產第二;

          3、小秘密告訴媽媽,大秘密告訴爸爸;

          4、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家具;

          5、不保守壞人的秘密,壞人可以騙;

          6、有權拒絕10遍以上的作業;

          7、課間休息的時間不被任何理由占用;

          8、遇到問題有向老師解釋的權利。

          “公約”里最長的一條15個字,最短的一條8個字。關注到孩子的生命安全、遇到危險時的自護,還有在面對校園敏感問題時,有權向老師說“不”。

          給孩子話語權,讓他們訂“公約”

          為什么要制訂這份“公約”?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校長高叢林說,孩子是學校的主人,應該有自己制訂的規則。“都在說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但從兒童的角度出發,大人們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嗎?”高叢林說,學校為了讓孩子們了解什么是“公約”,特意通過廣播做了宣傳舉例,還特別介紹了網傳的英國小學生守則。

          老師們告訴小朋友,“你覺得作為一名兒童,我們在校可以有哪些權利呢?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幾條,比如:健康平安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任何人也無權剝奪兒童的安全權。”老師們還介紹了生命第一,財產第二。“生命第一的權力,告訴我們在遇到壞人時有權獲得朋友的幫助或堅決拒絕壞人的要求。許多暴徒表面兇狠,內心卻很膽怯。所以許多兒童齊心協力,萬一遇到真正的身體威脅,兒童身小力薄,要學會向身邊的人求助,而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與暴徒搏斗。”

          孩子們聽了之后,就在想,自己覺得兒童應該擁有什么權利?學校大隊部向全校學生征求意見和想法,最后匯總頒布《匯文兒童權利公約》。

          孩子們最討厭的是“拖堂”

          大隊輔導員王蘭全程參與“公約”的制訂,她說,當時孩子們是不署名投票的,小學部1000多名小學生,最后提建議投票的是1200多人。“有些孩子寫了好長好長,我們做了整理,每條最多不超過15個字,這樣一年級的孩子也能記住。”

          王蘭和同事們把整理出的8條“公約”拿給孩子們進行“我喜歡的匯文兒童權利公約”投票,結果排在第一名的是第7條“課間休息的時間,不被任何理由占用”,下課鈴聲響,老師們應該準時下課,不拖堂,讓孩子盡情享受快樂的課間十分鐘;第二名“生命第一,財產第二”,孩子們在遇到壞人時,要懂得珍愛生命,萬一遇到真正的身體威脅,兒童身小力薄,要學會向身邊的人求助,而不能直接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與暴徒搏斗;排在第三的是“健康比成功更重要”。

          “公約”實施了幾個月,學校里“拖堂”的情況不再有了。“我們以前在校園護導時,就會發現有個別班級,打了下課鈴,孩子們還沒出來,這時會問老師,是什么原因。”一位老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以前老師“拖堂”會找理由,今天的學習內容多了,或是學校什么活動耽誤了,或是只拖兩分鐘而已。“孩子的休息權不能被剝奪。”高叢林在“公約”頒布之后,就和老師們做了不得“拖堂”的約定。

          要解釋權,可以對老師說“不”

          “‘拖堂’和‘罰寫’,我們都預料到孩子們會提,但沒想到,孩子們提要解釋權的挺多。”高叢林說,細想一下,老師有時代表的是一種權威,如果老師看到學生似乎是犯了錯誤,批評學生,但學生也許有委屈,卻不敢解釋。“這也提醒老師,不要對孩子有思維定勢,不能因為一個孩子平時調皮,他和別的孩子起沖突就一定是他不對。”

          “現在,校方在全校晨會上,也會反復講孩子們的權益,包括讓新來的一年級的孩子也能明白,可以對老師的不當教學方式說‘不’。”高叢林說。

          家長建議:教育部改“守則”時多聽孩子意見

          王女士是金陵匯文學校小學部三(6)班的學生家長。“兒子說,他幫助手受傷的同座位,老師誤以為他是做小動作,他勇敢地跟老師解釋了。”王女士非常吃驚,兒子平時并不是特別外向,怎么會這么膽大?“后來他告訴我,‘公約’上規定,他可以向老師解釋。”王女士前幾天到學校接孩子,仔細研究了貼在墻上的“公約”。“我覺得特別實用,比如重視健康、安全,教孩子有事與父母溝通等等,還有這個課間休息的時間。”

          王女士說,自己特別擔心老師“拖堂”。“雖然他們學校是新建的,教室的樓層都有廁所,但如果老師‘拖堂’,孩子還是可能來不及,這樣身體可能要搞壞了。”而現在,就不存在這個顧慮了。“我一個同學的孩子,也上三年級,學校是老式的房子,廁所還在教學樓外面,老師一‘拖堂’,孩子就要沖刺般跑向廁所排隊,太可憐了!”王女士說,如果教育部改“守則”也能聽聽孩子們的意見,加入這些“接地氣”的內容就好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