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南京:立體推進教育均衡力促中小學生"上好學"

          首頁 > 

          地方

           > 江蘇

           > 南京:立體推進教育均...

          南京:立體推進教育均衡力促中小學生"上好學"

          促進教師流動、壓縮擇校比例、提升內涵發展……針對當前熱點難點,南京在加大投入基礎上,立體式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力促全市80萬中小學生“上好學”,每個學生“學得好”。

          補齊“短板”,推動教師校長合理流動

          每天早晨7點,南京雙塘小學校長成劍都會在校門口迎接學生,認真傾聽家長的心聲和期盼。“今年從熱點小學流動到薄弱學校,我覺得工作更充實,也更有成就感!”成劍說,在骨干交流教師的帶動下,通過集體備課、結對幫扶等一系列舉措,全校的教學科研氛圍日益濃厚,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成劍只是南京大力推動教師校長合理流動的一個縮影。近3年來,全市共有7300多名教師參與流動,其中流動700余名校級干部,有力帶動薄弱學校提升教學質量。

          “通過多年來持續加大投入,當前校際間的硬件差異很小,主要差距是師資。”南京市教育局副巡視員楊林國說,為了補齊師資均衡這一“短板”,南京將交流任教與職稱評定、晉升職務、評優評先直接掛鉤,每年教師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5%。

          為了減少阻力、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南京通過發展性流動、結構性流動、合作性流動等多種方式,提高教師流動的科學性。2013年暑假,建鄴區通過組織分配和雙向選擇,“剛柔相濟”流動了全區20%的校級干部和教師,薄弱學校師資得到明顯提升。

          遏制擇校,讓每一個孩子就近“上好學”

          教育不均衡,突出表現為擇校熱。針對這一難點,南京“疏堵結合”,一方面科學劃定公辦中小學施教區,對于生均教育資源不達標的熱點學校,壓縮其施教區范圍和招生規模。另一方面,從今年開始,對有空余學額的熱點公辦學校,在省內率先采取公開報名、電腦搖號的招生方法,把全市擇校比例控制在10%以下。

          以雨花臺區為例,今年秋季招生,通過熱點學校電腦搖號這種方式,全區所有中小學擇校生比例均大幅下降。目前全區擇校生比例為2%,一半以上的學校實現“零擇校”。

          “遏制擇校熱,關鍵是教育主管部門要頂住壓力,杜絕‘條子’和‘票子’。”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吳曉茅說,面對各界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熱切期盼,教育部門沒有理由“把腦袋埋在沙堆里”,必須直面矛盾,千方百計破解教育均衡面臨的難題。

          為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本地孩子一樣享受同城待遇、同班就讀和同步發展,南京通過政策和資金傾斜,保障公辦學校“應收盡收”。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7萬余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中,公辦初中接納率達100%、公辦小學接納率達95%。

          提升內涵,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得好”

          “千校一面”并不是教育均衡的最終目標。南京在推進教育硬件和軟件均衡基礎上,大力實施學校特色發展戰略,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教育需求。

          在實施“小班教育”的白云園小學三年級數學課堂上,當老師問及生活中的小數點運用,學生們的答案五花八門:“一瓶牛奶1.25升”、“體溫36.5度”、“體重28.5千克”……“天馬行空”的答案都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肯定,同學們的發言更加踴躍了。

          “教育均衡不是所有學校一刀切,最終目的還是要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各類學生全面發展。”吳曉茅介紹,自2001年開始,南京啟動小班化教學實驗,小學原則上每班人數控制在28人以內,初中班額在36人以內,最大限度地包容每個學生的個性,真正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因材施教。

          目前,南京已有31%的小學和26%的初中實行小班化教學。預計到2015年,全市實行小班化教學的小學和初中的比例將分別達到50%和40%。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