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多給“新潮家長會”一點掌聲

          首頁 > 

          地方

           > 江蘇

           > 多給“新潮家長會”一...

          多給“新潮家長會”一點掌聲

          這兩天,南京不少中小學結束了期中考試,按慣例,學校要開家長會總結上半學期的成績和學習生活。11月15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五(6)班舉行了一場特殊的家長會。地點改在了食堂,參與家長會的人員除了老師和家長,還有全體孩子,大家一邊包餃子,一邊交流,其樂融融的氣氛讓家長和孩子都倍感輕松。校方稱,這種新潮家長會如效果好將在全校推廣。

          家長會應該怎么開?相信不少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模板”。對照模板來看這場家長會,當然讓人眼前一亮:原來,家長會還可以這樣開!在我看來,“包餃子”固然是這場家長會的一個看點,它的真正“亮點”或者說“價值點”,更在于其背后的理念創新:讓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加尊重人。

          在現行教育環境中,家長會經常容易開成“報告會”甚至“點評會”,大部分參會家長都不輕松。這樣的家長會,也很容易把老師變成“家長的家長”,報成績、提要求、交任務、定目標,苦口婆心,也不輕松。至于學生,通常是提前放學回家了,等待他們的將是當晚的“會議傳達”,弄不好還會被家長尅一頓。如此開會,不僅大家都累,更重要的是,家長和學生都是作為“被開會者”而存在,缺乏參與感、互動性與被尊重感。能夠大大方方地把家長請進學校,大家一起包包餃子、聊聊孩子,氣氛放松、姿態平等,在理念上是一個很大進步,值得鼓勵。

          曾有人打比方說,教育最應辦成“傳統農業”,而不應辦成“現代工業”。原因就在于,教育是一項育人的工作,理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保有一份對幼苗和土地的溫情;而不該機械化、模塊化、流水線化,缺乏個性色彩和人文關懷,這樣的教育,無論對學生、家長還是教育者本身,都是一種難言之重。“包餃子家長會”受到各方歡迎,它的價值正在于一種示范:不按照老套路,其實也可以召開家長會,并且可以開得更親切,更有成效。

          沿著這樣的思路,我們不妨繼續思考:除了可以包餃子,家長會還可以怎么開?除了家長會,我們還可以破除哪些慣性思維,大膽進行教育創新?比如,例行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每次非得慷慨激昂地宣講些“大道理”嗎?學校里開運動會,只能表彰那些拿到獎牌的運動員嗎?我們的大小課堂,學生都一定要坐得挺直、不準有“小動作”嗎?……只要目中有“人”,這些小事情其實都大有文章可做。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育最需要鼓勵創新與創意,最容不得千篇一律、周而復始;讓教育更加人性化、個性化,家長、學校和社會其實都可以做得更多、更好,而能夠從中受益的,當然也不止于學生。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