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則新聞引發了人們無比的感慨,按照教育部、財政部的規劃,要給貧困地區的教師發放補貼,從而使鄉村教師收入超過城鎮教師。
這是一個大的讓人激動的構想,準確說是中國846萬鄉村教師的夢。他們在最困難的地方,堅守清貧,過得太苦了。提高他們的收入,也是在為教育留住人才,讓他們有更多信心去留住面臨失學的孩子。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清醒,這樣的夢靠什么去實現。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無法想象貧困地區的教育是什么樣子,那里的老師又是多么貧寒。每個月幾百元、幾十元的工資,就是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價值。“再窮不能窮教育”,可實際上,教育欠賬有目共睹。國家財政補貼給貧困地區學生的3元營養午餐計劃,就出現了被克扣、被揩油、被挪用的現象,誰又能保證給老師的收入補貼,不會被打折。
提高收入需要錢,錢從哪里來。規劃是讓地方扛起大旗,不夠中央財政再來補貼。等于說,鄉村教師收入大幅增加,還得依靠地方財政支持。如果地方有錢扶持鄉村教師,何須今天教育部再發文。難道規劃一出,地方就會變出大把錢給教師嗎?教育是個系統性的工程,教育不富有,老師不可能獨富。改變貧窮,需要的是地方少一些大拆大建,多一些教育投入,靠補貼脫不了貧。更何況,這筆錢地方愿不愿意出、出多少,都還沒有具體的路線圖,何時達到目標也沒時間表。政策是好的,未必結果是好的;理想是美的,現實未必不是很骨感的。
教育欠的舊賬還沒還清,又向全國的鄉村教師許下了新的承諾。我們都希望提高他們的收入,但提高收入不一定要跟城市比。如果實現不了,豈不是教育又欠了一筆大賬,更讓人寒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