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南京促進教育公平 2013年各項目標已基本完成

          首頁 > 

          地方

           > 江蘇

           > 南京促進教育公平 2...

          南京促進教育公平 2013年各項目標已基本完成

          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改善生活,也是每個人心底最基本的渴望。實際上,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這些都是為了把創造的經濟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近年來,南京市委市政府將大力提升民生幸福水平作為重中之重,每年都出臺一批民生實事。2013年年初,南京市政府下發了《2013年民生工作五十項實事》,包括12大類、50項具體的民生工作安排,覆蓋居民收入、教育均衡、就業創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居住條件、養老、公共安全、公共交通、文體生活、公共服務、公共環境等各方面,總計113個年度重點民生項目,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這些民生實事中,既有涉及新建“4+1+4”醫療中心(河西兒童醫院、南部新城醫療中心、浦口新城醫療中心、麒麟國際醫療中心、公共衛生醫療中心)、四大保障房片區等民生改善大項目,也不乏鄉鎮幼兒園建設、推進垃圾分類處理等民生實事工程。

          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將迎來2014年,那么2013年的各項實事落實的情況如何?是否實現了年初的承諾?記者兵分多路對南京民生實事落實情況展開了調查。

          無論是教育公平,還是教育質量,教育一直是最大的民生。2013年年初,南京市政府下發了《2013年民生工作五十項實事》,其中針對推進學前教育普惠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各類教育設施和教師隊伍建設等內容,《實事》分別作了詳細規定,記者從南京市教育局了解到,2013年的教育民生各項目標已經基本完成。

          關鍵詞:學前教育

          民生承諾:為了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新改擴建達省優質園標準的幼兒園不少于40所,省優質園比例達64%以上。

          調查:省優質園增加40家左右

          “南京面臨的入園矛盾,并非‘入園難’而是‘擇園難’,其背后反映出老百姓對優質幼兒教育的強烈渴求。”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吳曉茅指出。日前,南京紅山幼兒園、新東方滿天星幼兒園等23所幼兒園接到江蘇省教育評估院的評估結果通知,這標志著它們已正式躋身于“江蘇省優質幼兒園”行列。

          據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周文海介紹,2013年南京市申報省優質園評估的躍升到50余家。近三年內,南京幼兒園申報創建省優質園數量倍增,特別是一大批民辦幼兒園呈現出空前的創建熱情。周文海介紹,南京目前共有幼兒園551所,已被正式認定為省優質園的共340所,省優質園比例已達62%。“加上2013年40家左右,2013年南京市省優質園比例提高到65%,到2015年超過70%。”

          關鍵詞:農村辦學

          民生承諾:提高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切實做好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工作。加強新區、舊城改造和農村地區教育設施配套建設,保障義務教育學生就近入學。

          調查:農村中小學場地食堂得到改善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南京實施“農村中小學運動場地建設工程”累計投入2.4億元,共完成180片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塑膠運動場地改造。同時,啟動實施“農村中小學食堂提升工程”,近兩年累計投入2億元,改善食堂面積10多萬平方米,使農村中小學生就餐環境徹底改善,學生在校就餐率由平均不足50%上升到90%以上。“要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經費投入就必須堅持向農村學校傾斜。”吳曉茅介紹,“十二五”期間,南京義務教育財政經費投入年均增長達16.97%。近五年來,南京市本級轉移支付農村學校的財政資金超過10個億。

          關鍵詞:教育均衡

          民生承諾: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增加招收指標生熱點高中學校數。加強各類教育設施和教師隊伍建設,四大保障房組團片區引入品牌學校。推動師資合理流動,鼓勵教師到基層、農村任教助教,選送優秀教師赴先進地區學習。

          調查:四大保障房片區均已引入品牌學校

          南京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興建的棲霞花崗、丁家莊、雨花岱山、江寧上坊四大保障房片區要求配建30所學校,2013年9月1日花崗配建的南京一中馬群分校和上坊配建的東山小學分校永泰路小學正式開學。據了解,永泰路小學校長由東山小學校長兼任,并且東山小學還派出了執行校長。此外,金陵中學和南師附中也陸續進駐保障房片區,為確保入住保障房片區的學齡兒童就近入學,達不到開班人數的片區,區教育局均安排了相對就近的公辦學校進行分流。預計年底前建成交付26所,明年年初全部建成交付。

          2013年秋季開學,熱點學校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小學部校長李建華出任建鄴區新建公辦九年制蓮花實驗學校校長。他告訴記者,“這所學校接收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我的人事關系已轉過來,就是作好了長期在這里工作的準備。”據介紹,近三年南京像李建華這樣通過輪崗、支教、掛職等方式進行流動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師已超過7300名,其中校級領導和特級教師有700多位。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張生介紹,“我們在制度設計時,就力求體現優質均衡的鮮明導向。比如,文件規定對沒有在薄弱學校或非熱點學校交流任教經歷的,不得申報特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以及獲市級以上綜合表彰獎勵等。”

          此外,南京一直堅持實行熱點普通高中指標生政策,到2013年南京有21所熱點高中拿出指標生計劃達5460人,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四分之一。“招生制度改革為均衡生源、推動辦好每一所學校提供了重要條件”。據統計,南京市初中擇校生比例已從2011年的26.20%下降到2013年10.4%,小學擇校生比例也同步下降超過11個百分點。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