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tbody id="6tu77"></tbody>

        1.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ins id="6tu77"><u id="6tu77"></u></ins></samp>
        2. <progress id="6tu77"><bdo id="6tu77"></bdo></progress>
          <samp id="6tu77"><ins id="6tu77"><ruby id="6tu77"></ruby></ins></samp><tbody id="6tu77"></tbody>
          <samp id="6tu77"></samp>
        3.  
          南京12歲少年騎行6天游臺灣 全程800多公里

          首頁 > 

          地方

           > 江蘇

           > 南京12歲少年騎行6...

          南京12歲少年騎行6天游臺灣 全程800多公里

          寒假已經結束了,今天南京各中小學正式上課。孩子們又聚在一起,難免會分享一下自己的寒假生活。這一回,李霄揚的分享恐怕要令很多同學羨慕。

          今年寒假,12歲的他,和爸爸一同騎游臺灣,6天的時間里,總共騎行了800多公里。值得一提的是,他在騎游的途中,一路宣傳青奧,并收集了181份祝福青奧的簽名。

          別樣寒假

          父子騎游臺灣

          游府西街小學六(3)班的李霄揚,今年12歲,個頭一米六左右,是個有些內向的男孩。

          昨日上午,在游小的一間教室里,他向記者講述了這個不一樣的寒假。早在寒假前一個多月,父子倆就商量騎行臺灣的事。大年三十凌晨,一家人坐飛機到達臺北桃園機場。大年初一,租市內公共自行車,騎游臺北市區和淡水地區,其間父子倆與當地大學生踢足球,比分4:0,霄揚貢獻一球。

          自此,父子倆開始正式騎游,而媽媽一路則搭火車南下,自行安排。大年初三到大年初五,從花蓮開始,經過玉里、臺東,最后到達墾丁,每天騎行90多公里,耗時十個小時左右,既有難度也有驚喜。大年初六和大年初七,分別在墾丁和高雄游玩一天;大年初八到初十,從高雄開始,經過臺南、臺中,每天同樣騎行90公里左右,最后環騎日月潭結束。

          摔跤淋雨

          一路宣傳青奧

          騎行對父子倆來說,不是一件新鮮事,因為之前他們已經騎過安徽、上海、鎮江等不少地方,南京附近更不用說。不過,這一次的行程是不一樣的。“以前騎的地方路很平很寬,基本上是很順暢的,這一次不同,又窄又起伏的盤山公路,騎起來很消耗體力,而且環境全是陌生,很多路線都要靠導航和沿途詢問。”李萬青說。

          爸爸都覺得騎行的過程很“艱難”,霄揚當然也受了不少苦。在第一天的騎行中,為了避讓路上的石子,他就摔了一跤,而后又遇上了雨。全身淋濕后,兩人不得不在半路換上干衣服,等到雨停繼續趕路。沒想到,雨又一次下起來,穿著薄雨衣他們再次被淋濕,這一回再也沒衣服可換了。因為雨的耽誤,此時兩人已經餓了。

          第二天的騎行最為艱苦,為了騎海岸線,看一看太平洋的風景,父子倆要從臺九線轉到臺十一線。然而這兩條線之間的距離不是直線的,需要沿著盤山公路一路往上,在坡度達70度的路上,騎行已經不可能,兩人只好下車推著往上走。第三天的騎行是霄揚印象最為深刻的,因為在途徑臺灣海峽時,他們遇到了落山風,這種風方向不明,但風力極大,霄揚幾次被風吹倒,最終,父子二人摟著肩膀才能順利達到目的地。

          盡管路途如此艱難,霄揚卻覺得很值得。“臺灣人很熱情,路上的風景很美,以前都沒見過,像陽明山、花東縱谷,還有藍色的太平洋。”霄揚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騎行的過程中,李霄揚一直在收集祝福青奧的簽名。沿途路上,他給陌生人宣傳青奧會,有臺灣本地人,也有外地游客,還有外國人,全程總共收集了181份簽名。“兩年前騎行上海時,我們就開始收集了,臺灣騎行結束后,已經達到了我們之前預想的2014份,我們準備把這些簽名制成橫幅,送給青奧組委會。”李萬青介紹。

          爸爸:騎車比學奧數更有價值

          從八歲開始,李霄揚騎行已經有四年了。李萬青至今還記得,當年騎行去安徽時,八歲的兒子在灰土路上摔了一跤,他沒有去扶,而是讓兒子自己爬起來。

          說起為什么帶兒子騎車,李萬青告訴記者,自己本身喜歡運動,帶孩子騎車是希望鍛煉他的體能和意志力。“我認為,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有價值,不少孩子學奧數,我沒有讓他去學,雖然他還有些不服氣,不過我相信以后他能理解我。作為男孩子,要有開朗的個性和堅強的意志力,這才是人生該有的底色。”李萬青說。

          在很多孩子寒假宅在家里看電視、玩游戲的時候,12歲的少年李霄揚卻選擇跟著父親進行6天的騎行歷練,這種體能和意志的鍛煉一定比學校的教育來得更有意義。作為家長,或許我們應該學習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讓小雛鷹在藍天下自由地飛翔。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

          查看全部

          推薦文章

          猜你喜歡

          附近的人在看

          推薦閱讀

          拓展閱讀

          相關資訊

          最新資訊

          網友關注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