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角膜塑形鏡,簡稱OK鏡,屬于危險性級別最高的三級醫療器械,因為佩戴后可以提高裸眼視力,頗受年輕人青睞。但是,也因安全考慮,佩戴OK鏡時,國家食藥監局明確規定“600度以下近視才可以使用”。而近日,江蘇省在南京、徐州、連云港、無錫和蘇州5座城市調查后發現,幾乎所有品牌給患者配鏡都超過這一度數標準,其中不乏公立醫院眼科中心。
患者家長:這個眼鏡是醫生給我們推薦的,剛開始還有點擔心,看到一些負面報道說對小孩不太好,但是現在用下來似乎效果還行。
在南京中大醫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療的一位患者家長告訴記者,她的孩子近視度數是500度,孩子在戴了一段時間OK鏡之后,視力有了一些改善。但記者在江蘇省消協近日的走訪調查中發現,很多家長即使正在使用,也不知道“600度以下近視才可以使用OK鏡”的規定。超范圍配鏡現象更是十分普遍。
江蘇省消協監督部主任林鐵木告訴記者:“在我們走訪的5個城市、18家醫療機構中,僅有南京中大醫院、無錫第三人民醫院、蘇州大學第一附屬人民醫院3家醫院的醫生堅持不給超過獲批度數的暗訪者配鏡,其余的醫療機構在患者的堅持下都同意給750度的暗訪者配鏡,大部分醫生只是告知超范圍配鏡可能會達不到預期的矯正效果。”
江蘇省消協監督部主任林鐵木說抽查中發現的另一大問題是“醫療器械注冊證過期產品仍銷售”。
林鐵木:令人遺憾的是,在走訪中我們竟發現易安易品牌的角膜塑形鏡醫療器械注冊證已過有效期,但仍在銷售。其中,愛爾眼科醫生不建議配該品牌,而南醫大附屬眼科醫院的醫生則避而不談,堅決不肯告知患者佩戴的具體品牌。南京麥迪格視光中心則依然在公開使用該品牌角膜塑形鏡,毫不避諱。
調查還發現,徐州探訪的幾家醫院均同意患者以其他名目刷醫保卡配鏡,并表示開具醫院正規發票。而麥迪格在南京和連云港的配鏡點均設在辦公樓和藥房二樓,這樣的場所本身就不符合規定。配鏡人員的資質、以及跟醫院的關系更讓人迷惑。
江蘇省消協理事薛慶元:就是存在著冒充(醫生),或者是支支吾吾不說清楚自己是什么身份。他也身穿白大褂,醫院里的醫生(胸口處)都會有“某某醫院醫生”字樣,但是很少有消費者會細心看看你的胸牌上有沒有那行字,于是,他也就跟這個醫院的醫生混在一起了,無從查你,他不可能有醫生的資質。我們約談存在問題的企業,要求改正。第二給相關部門發建議函、反饋情況,規范這個市場。
目前市場上角膜塑形鏡、隱形眼鏡、還有美瞳鏡片有很多種類,王育良認為要區分好治療、矯正和美容的根本區別。
王育良:比如說美瞳鏡片,會對眼睛造很多損傷,從我們醫生的角度,很不提倡。隱形眼鏡有個壞處,它會影響角膜的透氧性,導致角膜感染,不讓小孩子戴就是這個原因。而角膜塑形鏡有個好處,就是我白天不戴,晚上戴,它對叫角膜的危害對隱形眼鏡小得多,所以從青春期帶角膜塑形鏡,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