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特教生均公用經費按普通學校8倍以上撥付
省政府辦公廳轉發《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
特教生均公用經費按普通學校8倍以上撥付
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按當地普通同級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的8倍以上撥付,把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納入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有效開展“醫教結合”實驗和“送教上門”服務……日前,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等7個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對我省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江蘇一直以來都重視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但過去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義務教育階段。”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副處長徐泰來說,本次《意見》要求我省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體系,強調特殊教育“要向兩頭延伸”,除了要健全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服務體系,推動實現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零拒絕”外,還要把殘疾兒童學前教育納入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到2020年,基本普及視力、聽力、智力殘疾三類殘疾兒童學前3年教育。同時,《意見》明確,要大力發展以職業教育為主的殘疾人高中階段教育,到2020年實現基本普及。而對于殘疾人的高等教育,我省在落實國家有關招收殘疾考生的政策基礎上,將拓寬自學考試、網絡教育等學歷教育途徑,滿足殘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據悉,為切實推動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我省在加強特殊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方面可謂不惜成本。本次下發的《意見》明確,在保持以往減免學費、提高補助標準、實行獎助學金等措施不變的同時,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按當地普通同級學校生均公用經費的8倍以上撥付。“此前我省的規定是‘6-8倍’,而今后,過去的‘上限’成了‘底線’,生均公用經費‘上不封頂’。”徐泰來告訴,如此加大保障力度,夯實了我省特殊教育快速發展的經濟基礎,與此同時,《意見》也明確要著力提升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水平,改善特殊教育教師待遇。
根據《意見》內容,我省還將創造性地整合衛生和教育資源,探索“醫教結合”實驗,為殘疾兒童少年早期干預和康復服務。“特殊教育的發展歷來規模小、數量少,這次出臺的《意見》還提出了不少新的政策,為特殊教育質量的提高作出了有益探索,讓我們今后辦好特殊教育學校有了十足的信心。”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校校長裴洪光對《意見》中提出的“送教上門”服務充滿期待,“一旦實行了‘送教上門’,那些無法接受學校教育的極重度殘疾學生就能享受定期的送教服務,我們的特殊教育也就能覆蓋到更多的特殊孩子。”
而對于特殊學生畢業后的出路問題,《意見》明確提出,一方面要指導特殊教育學校開設符合學生特點、適合當地需要的職業課程,另一方面要強化殘疾學生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做好其就業指導工作,同時要求各地在殘疾學生實訓基地建設、職業技能鑒定、就業安置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和扶持保護措施。“這為殘疾學生在走出校園后自食其力提供了保障。”曾在省“兩會”上呼吁建立殘疾人就業保障機制的蘇州市金閶培智學校校長劉嫣靜表示,這次出臺的《意見》,對我省特殊教育發展提出的要求更為細化,也為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有針對性地指明了方向。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